
高风
读完吴金印老书记的这篇回忆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王培春这位老八路、老革命的形象赫然耸立在眼前,让人发自内心的敬佩。
王培春功成不居,选择回乡务农,他对名利的淡泊值得我们学习。党员干部要有远大的追求,但追求的应是人民的利益,不应是个人的官位和享受,更不应是封建式的光宗耀祖、衣锦还乡。领导职数、领导岗位总是有限的,个人进步总有到头到顶的一天,干部调整既有工作上的需要、岗位的匹配度,还有组织上统筹布局的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要像王培春一样,淡化“官念”,只要能为群众办事,无论在哪里工作、在什么岗位工作,都服从组织、心情愉快,绝不耍脾气、撂挑子,而是努力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王培春勇于自我检讨,敢于担当责任,善于修正错误,他自我反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从北京回到大山里的干部,他经历过出生入死,也“见过大世面”,但他没有把自己看得多高明,没有把群众当“群氓”,而是和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山岭村治山治水工程两度遭到挫败,他“声泪俱下地深刻反醒自己的失误和粗心”。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尽管工作越来越注重科学、注重民主、注重法治、注重规范,但总有失误之处。我们要像王培春一样,勇于担当责任,而不是百般掩饰、千样推脱、左躲右闪,只有勇于担当,我们才能汲取教训,行稳致远。
王培春带头苦干、领头实干,一定要改变山区面貌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培春不满足于到处喊上几嗓子,而是事事要干出样子,“月亮当太阳,一天干三晌”。对于我市而言,各项事业正处于爬坡上坎的关键时期,“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就无法领跑,甚至追赶上别人都是不可能的事。我们一定要打掉“官气”、摒弃“娇气”、戒掉“惰气”,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做工作,敢向高处攀,敢与强者比,敢同快的赛,在竞争中推进新乡发展。
总有一种精神穿透时空。吴金印老书记怀念王培春,是在怀念一个人,更是在怀念一种精神。未来,有一天,我们也终将离开,我们希望有怀念我们的人,就像我们今天怀念王培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