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
    

老八路回乡当农民

——追忆卫辉市原狮豹头公社山岭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培春

吴金印

1966年8月,我从中央团校毕业后,调到大山深处的狮豹头公社工作。到狮豹头不久,我听说在全公社的大队党支部书记里有位传奇人物,他是老八路,战争年代出生入死,解放后辞去团职干部回乡当农民,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后,样样工作当先进……

这位老八路就是山岭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培春。在他任职的数十年里,山岭大队硬是克服重重困难,把昔日乱石滚滚的山岭沟治理改造成今日的米粮川,把山岭的荒山绿化,把数百亩靠天收的旱地变成水浇地,山岭村由过去的穷山村,一举成为当时狮豹头公社的先进典型之一。

战士解甲归田来

说起王培春的身份,还真是大有“来头”。他是当年皮定均将军领导的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老一团”战士。在狮豹头革命老区的群众中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参加‘老一团’,不能活一年。”这充分说明了威震敌胆、威名远扬的“老一团”能征善战,最能打硬仗、恶仗的特点,其英勇强悍的战斗作风和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斗历程,给狮豹头人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王培春作为“老一团”的一名八路军战士,曾经无数次出生入死,与日寇浴血奋战,屡立战功。据史料记载,1944年1月12日夜,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皮定均,亲自率领七分区一团、三团,长途奔袭日伪军盘踞的辉县薄壁镇。该镇位于辉县城西30公里处,背依太行,是西进山西陵川的门户,日伪军有200多人把守。皮司令指挥部队到达后,把指挥所设在薄壁镇外的白云寺内,进行了周密详尽的战斗部署,把敌人围了个水泄不通。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共歼敌100余人,俘敌100余人,缴获机枪6挺、步枪100余支、粮草辎重几十马车。

当时,王培春作为尖兵,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敌人岗哨身后,不料,敌人突然转身发现了他。说时迟那时快,他一个纵身扑上去,一把抓住敌人的枪口,结果被敌人的子弹打穿手掌。他忍着伤痛结果了敌人,为此次战斗立下首功。

在解放战争中,为彻底消灭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他随部队从北打到南,一路摧枯拉朽,横扫敌军如卷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1949年11月1日至12月27日的解放大西南决胜战役中,他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荣获“解放西南胜利纪念”奖章。他的手上、胳膊和腿上多处受伤,被定为“二级伤残”。他因为战功卓著,由战士逐步被组织上提拔为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到全国解放前夕,他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名团级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主的和平年代。在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王培春,被安排到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军部机关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他没有文化,越来越觉得自己适应不了办公室的工作,就向组织上提出要求回家乡工作。回到家乡汲县后,时任县委书记李全来专门接待了他,并表示一定按他的意愿和要求安排好他的工作。而他却说:“我身上多处受伤,就不麻烦组织上给我安排工作了。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回家乡狮豹头公社山岭大队当农民。”李全来书记一再挽留,但他主意已定,坚决要求回老家当农民。最后,组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回到家乡后,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国家给自己的5000元安家费全部拿出来,为村里挖了一口井,解决了全村多年来的吃水用水困难。不久后,经群众推荐、公社党委研究同意,任命他担任山岭大队党支部书记。

当上山岭大队党支部书记的王培春,把敢打敢拼的部队特点和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带到地方,显示出突出的工作能力。他做群众工作经验丰富,说话鼓动性强,在全大队有很高的威信。他还被很多地方聘请为革命传统教育宣传员,经常被邀请到学校、机关、部队作报告,讲当年打日本鬼子、打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故事。后来,他的一些老部下有的当了师长、军长、将军,每逢年节假日,他们经常派人上山来看望、慰问这位当年的老功臣、老首长。

把群众驮在背上的当家人

作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培春心里始终装着集体利益,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上个世纪70年代,他带领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先后建起综合加工厂、帆布厂和眼镜厂等村办企业,生产的砂轮、油石、眼镜、帆布等产品畅销全国,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山岭大队集体经济的发展,既为治山治水工程提供了经济基础,又为全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每逢年节假日,山岭大队都会给全体群众发福利,平时对五保户、困难户的帮扶救助也有了经济支撑。王培春在解决全村孩子上学难问题上,不等不靠,带领大家自己动手建起村小学,又一鼓作气盖了10间大队仓库和10间大队办公用房。

王培春时刻牵挂着群众的冷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总要抽出时间到五保户和困难户家串串门儿、拉拉家常,发现他们有困难和问题,就及时解决。他背群众的故事,至今让人难忘。

1967年春天,王培春的邻居刘孝洲16岁的儿子突然得了重病,当时,家里的大人都在岭上干活,恰逢王培春路过,得知此事后,他毫不迟疑背起病人就往正面医院赶。这一路往返12里多,王培春没歇一口气,尽管他累得满头大汗,但是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大家称赞他是群众的贴心人。

1970年7月18日,电闪雷鸣、风狂雨骤。王培春听着窗外的风雨声,心里放不下困难群众。他想起桃树坡五保户张万生家的房屋比较破旧,存在安全隐患,没有丝毫犹豫,顶风冒雨来到桃树坡,冲进屋把老人背出来,这时已是夜里12点半。结果,清晨天刚亮,老人的房屋就塌了。事后,张万生老人感动地说:“王培春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把病了的群众驮在背上,更把群众的幸福担在肩上。王培春善于在实践中琢磨和总结好的工作方法,推动山区发展。比如,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等。在平常观察中,他发现第四生产队队长崔林能力强、办法多,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大队前面。例如,他们队的玉米丰产丰收独树一帜,王培春就组织其他生产队实地参观学习,让崔林现场介绍先进经验:一是精耕细作管理得好。二是充分利用牲畜牛羊多、肥料多的有利条件,大搞牲畜肥料和青草沤制混合肥。三是注重科学种田,选用新的优良品种,由原来的老品种“二糙黄”改用玉米新品种“新双”,使玉米单产由原先的300斤增长到500斤;后来,又使用了最新的玉米品种“新单”,使玉米单产达到900斤。第四生产队的好做法、好经验在全大队得到及时推广,后来,我又把山岭四队的农业高产经验推广到全公社。一花引来百花香,此后,全公社的粮食产量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模范林业员刘永昌是王培春树立的另一个先进典型。通过数十年的努力,他们把方山上的几道岭、几条沟全部栽上松柏树和果树,真正把这里变成了“松柏戴帽,果树缠腰,沟里沟外,柿子核桃”的花果山。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