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1日,市教育系统召开2022年教育工作暨“双创”工作会议,启动了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以下简称“双创”工作)。“双创”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为实现高站位起步、好效果推动、高标准落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要在以下四方面重点发力。
摸清底数,确定“双创”工作时间进度
各县(市、区)教育现状和已有基础不同,如何针对“双创”工作制定出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时间表和线路图?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和教育督导办公室在对2021年前各县(市、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状况,进行大量调研分析后,反复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意见和建议,制定出时间表、线路图,经市教育局领导多次研讨后,明确“双创”工作的时间进度。确定2024年辉县市和获嘉县、2025年延津县和红旗区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强县,并接受国家评估验收,到2028年全市所有县(市、区)整体完成创建任务。确定2024年卫辉市、2025年新乡县和红旗区为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县,并接受国家评估验收,到2030年全市所有县(市、区)整体完成创建任务。我市“双创”工作完成时限,比国家规定完成时限适当提前。
发挥优势,增强“双创”工作的信心、决心
我市学前教育工作在全省居位前列,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省级示范幼儿园31所,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处于全省靠前位置。有“全国教育育人楷模”郭文艳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有国务院总理视察过的市育才幼儿园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质幼儿园。省教育厅连续两年将全省幼儿游戏案例评选安排在我市。在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中,全国有20多家新闻媒体对我市幼儿园进行集中宣传报道。这些都是创建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优势所在。从2010年开始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我市大多数县(市、区)都是高分通过验收:“双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扎实有效,课后服务全国知名,被评为“七五”普法全国先进单位,“行走思政课堂”全省推广,成功承办“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经典诵写讲”位居全省前列,素质教育取得累累硕果,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轮“双创”工作应该是信心满满,勇气十足,决心坚定。
破解难题,补齐“双创”工作短板、弱项
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为30%,占比偏低。为了实现2023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50%的目标,我市给县(市、区)下达了分年度任务。今年,我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5所,增强学位5000个,已列入省政府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年底前必须完成。同时,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多举措提高现有公办幼儿园的招生规模,减少优质资源浪费。例如,延津县采取为公办幼儿园配备校车,大幅度提高公办幼儿园招生规模,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强化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基础,针对义务教育存在城镇学校数量不足、农村学校配置不优的情况,我市将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优先在城镇谋划建设一批学校。在全市所有学校推动集团化办学,增加优质学校数量,提升薄弱学校质量。落实“双减”政策,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贯穿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高位创建。
坚持标准,提升“双创”工作质量效果
“双创”工作标准高,任务重。有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有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支持、通力配合。我市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对照标准体系,作好统筹,推进工作,作到主动汇报,加强协调,及时沟通,凝聚起“共谋、共商、共促”的“双创”工作合力。建立台账管理,定期通报,督导考核,明确责任,传导压力,表彰先进,整体推进。用工作高标准,提升工作高质量,确保工作好效果,力争“双创”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余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