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为加强大、中、小各学段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贯通,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作用,近日,市教育局联合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组织开展的探索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新乡模式”经验交流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市新区小学举行。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鹤亭,市教育局思政科科长梁庆岭、基础教研室主任王红奎、教科所所长高海英,市新区小学教育集团和联盟校领导,市属小学、区属小学德育工作校领导及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研讨会。
冯建说,探索新乡思政一体化模式,包含着理念、目的、架构和评价等多方面的探索,市新区小学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探索中,不断发力,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中的德育理念和教育情怀,值得进一步深挖探索。要将市新区小学的成功经验在一定地域内推广,更规范、更高效地在我市开展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工作。
市新区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克兴作题为《三新三育三转变,三面旗帜红校园》的专题报告。市新区小学思政教育工作结出的累累硕果,得益于长期以来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守,得益于“四三”思政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创新力第一”的办学宗旨的引领下,市新区小学围绕立德树人,着眼于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创新思路和扎实工作入手,构建了独具市新区小学特色的“四三”思政教育模式,即以“三新三育”(新站位、新思维、新模式,课堂教育、实践培育、环境化育)促进“三转变”(单变多、讲变说、知变行),以“三新三育”实现党团队“三面红旗”在校园交相辉映,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学校育人体系。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科教学(思政)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杜灵来教授作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衔接与方法贯通》的专题讲座。杜灵来提出思政课教学在各个阶段要有所侧重,要根据不同学段和年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实践层面积极借鉴其他方案,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河南师范大学将积极与我市的中小学结合,共同研讨课例、学习理论、开展活动,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新乡模式”的打造,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原名师、平顶山市新华区团结路小学校长苏豪珍通过腾讯会议,为此次研讨会作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苏豪珍基于平顶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实践探索,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铸魂育人的作用,提出了要成立思政教育联盟协作体,打通学段联合教研,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焦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