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之计在于春,养肝勿负春三月。中医认为,春季阳气生发,万物萌生,春属木,肝属木,木遇春而旺,则春季肝气疏发条达,人体气血才能通畅。如升发太过,则会肝阳上亢,升发不及则会导致肝气郁结。要想身体健康,养肝不容忽视。
根据春季自然物候现象,结合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对养肝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保健效果。
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春季应早睡早起,以适应春季阳气初升的特点;适度“春捂”,避免露出脚踝、腰脐;夜晚11时到凌晨3时是肝胆经循行时间,每晚若能在11时前入睡,可使肝血调养,活力百倍。
其次,要保持心情舒畅。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生气发怒易使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导致成疾。因此,要学会制怒,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好好睡觉,积极阅读,多与朋友交流,使肝气正常生发、顺调,对肝脏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大有裨益。
饮食调理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春季饮食当以平补为主,重在养肝补脾,选择少酸多甘食物(如大枣、山药、花生)以养肝健脾。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少饮酒,多食粥品。要注意,动物肝脏并不能起到补肝作用,甚至因为其中胆固醇、重金属含量高,而增加肝脏负担。
春季万物萌动,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爬山、放风筝、散步、踏青、打太极拳等,积极远眺锻炼视力,平时多梳头、按摩穴位,既能使人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的目的。同时要注意避免在晚间运动,以免吸收寒凉之气损害阳气。 (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