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
      

减负增效,让教育温润人心
——高新区柳青路小学落实“双减”出实招

“双减”政策颁布后,高新区柳青路小学全体教师在校长郭伟胜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探讨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模式,扎实落实“双减”要求,稳步提升教育教学成果。经过学习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就学校教育而言,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改变,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没有改变,而减负增效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效率。因此,在教育教学上绝不能“减”。

思想引领方向。全体教师统一思想后开始积极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把自己的想法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展示。各学科组、年级组博采众长,围绕大家的想法进一步展开讨论并提炼总结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教务处主任曹振娟召集各学科组长、年级备课组长再次进行研讨,并确定了“教研促教学,创新促发展”这一模式。

教研促教学 教学才高效

集中式教研。柳青路小学以教研为依托,在备课过程中积极实施“三备法”和“一人一课”主备课人制度。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想系统地掌握教材,把握课标,准确地掌握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就要应用新思维解决新问题,在合作的同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体的作用。“三备法”既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又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博览众长,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一人一课”主备课人制度切实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使教师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课堂教学上,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后反思和修改。

集体备课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符合“双减”政策中向课堂要效率的要求。

分散式教研。由于学校刚入职的新教师比较多,集中式教研不能够满足新教师的快速成长,为此,学校又创设了以“师徒结对”为途径的分散式教研方法。师徒两人相互听课评课,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修正,并在2021年开展“师带徒”优质课比赛。事实证明,分散式教研有效地促进了新教师的快速成长,为新教师成为教学能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集中式教研和分散式教研相辅相成,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创新促发展 发展有活力

创新作业设计。“双减”政策对学生的作业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柳青路小学以此为契机,充分调动各任课老师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鼓励教师设计能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的创新作业;鼓励教师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教师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低年级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从趣味性入手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激烈的比赛作业、愉快的手工作业、有趣的游戏作业、快乐的表演作业、精彩的朗读作业等作业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课堂所学,提升学习能力(如图)。中年级、高年级的教师在趣味性的基础上,遵循“精”“活”“新”来设计作业。有“每人一句话,共创一篇文”的语言表达训练;有“今天我当家,我来考考你”的学生原创试题;有“自己动手,温故知新”的单元总结图示;有思维导图、合作表演、设计人物画像等课外阅读展示……实践证明,教师富有创意、别具一格的作业设计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符合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新评价方式。落实“双减”政策,评价创新是实锤。减负增效,以课堂为主阵地,评价为助推器,坚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积极构建智慧校园环境下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形成基础性评价、拓展性评价、应用性评价三个维度评价功能模块,将学生的参与态度、过程和成长轨迹纳入评价范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柳青路小学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新春游园会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校根据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多样化、趣味性的闯关内容,涉及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等多个学科,让孩子在游戏中答题,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新春游园会活动为每个学生发放“新春闯关游园卡”,游园卡上内容丰富,包括写字坊、口语苑、速算坊、动手小达人、体育小健将等10多个闯关项目,集知识性、生活性、趣味性于一体,学生过五关斩六将,在“游”的过程中乐于体验,勇于挑战。这次活动是学校夯实“减负之路”、呵护成长温度、提升办学品质的一次积极行动,大大提高了师生教与学的参与度和教学效益,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双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柳青路小学坚守学校这一主阵地,进行系统的思考和全方位的设计,将“双减”落实到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徐晓慧 李梦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