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
      

美育创新中的育才“美术+”模式

美术老师现场指导

市育才小学作为我市基础教育界的领头羊,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更是成绩斐然。曾先后获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学生作品在国内外各级艺术活动中屡获大奖。美术教师团队实力雄厚,既有河南省名师带队,又有中年教师的实力担当和青春活力的硕士研究生等新鲜血液的注入。如今,国家的“双减”政策又为育才小学的美术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日益成熟的“美术+”模式,为我市的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表率。

市育才小学校长李志刚历来十分重视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专门设置了多间美术教室,配备了美术器材,多次指导美术教研组开展活动。美术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提升学生审美感和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做好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美育工作,市育才小学美术组发挥美术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出一条美育创新之路。

聚焦落实“双减”, 研讨美术作业设置

立足课堂,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市育才小学美术组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多次进行美术作业布置的研讨活动。结合美术教材,围绕问题、思维导图、评价的设计,紧扣单元学习,以命题设计为例,合理设计作业的层次,让美术作业的设计更有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和综合性,并鼓励对“双减”政策下命题的设计与作业的改革进行探索,赋能减量,提质增趣。用爱与智慧为学生们保驾护航,做到课堂“减负不减质”,让课堂的变革落地有声。

响应“双减”政策,美术社团数量增加

为相应国家“双减”政策,增加学生美育教育时间,市育才小学创新开展了“无作业日”活动,即每天有一个年级没有任何家庭作业,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全部参加自己选择的社团活动。美术类的社团数量也从6个激增到17个,课时数量明显增多,从最初的一周两课时增加到四课时。美术社团的种类也从刚开始的绘画为主发展成更加全面立体的美育课程体系,可以说,“双减”政策的实施给美育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更加充裕的时间,仅从时间上来看,学生有更多时间可以投入到课业之外的兴趣之中,从以前的“有心无时间”变为“全心足时间”,学生在轻松、愉快、全情投入的良好氛围里,沉浸在美术带来的熏陶和乐趣中,在美术社团里孩子们的笑容增加了,笑声也多了。

菜单式美术课程,给了学生更多元的选择

随着课后服务的全覆盖,市育才小学美术组提前调研学情,制订了十分具体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为孩子们提供菜单式美育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完全供学生自愿选择。美术学科包含沙画、素描、写生、水彩笔画、扎染、超轻黏土、面塑、木刻版画、剪纸、书法等十几个社团,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为达到课程的最佳效果,每个社团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与常规的课堂教学相比,“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师生更加默契的配合提供了保障,可以把以往在课堂上不易开展而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放入到课后服务当中,让有兴趣的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以沙画社团为例,因为需要专业的沙画台,沙画课很难在课堂上进行,并且在“双减”之前,也没有时间进行专业训练,有兴趣的同学只有每周一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沙画,然而在“双减”之后,随着时间和场地更加充足,更多的学生走进沙画教室进行系统学习,沙画社团在短时间内取得喜人成绩,在市教育局举办的“庆祝建党百年”画展开幕式上,学校沙画社团进行了现场表演,获得广泛赞誉。

从社会引进美术人才,充实课后美育力量

为了扩充美育力量,市育才小学组织了社会优秀教师到校开展课后美育服务,所选择人员与项目全部通过校级家长会和校领导共同遴选,本着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客观评价,将最优秀最适合的社会美育人才引入校园。截至目前,市育才小学共引进美术类美育项目6项,美育教师10人,涉及手工、绘画、书法等3大类6小类,校外美育力量的引入旨在更加丰富和完善校园美育体系的建设,使学生能够有更加多元的选择空间,同时也使校内校外美育教师积极地合作交流,为育才美育增添力量。

(李琛 赵俊岭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