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滨区委宣传部 任晓菲
眼前的这位阳光男孩儿,在这个夏天,为了32个生命,用他炽热纯净的初心,挺立成了英雄的模样。
他,叫魏成雨,是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2019级学生,是我们卫滨区的赵村人。大雨,暴雨,特大暴雨!一夜之间,牧野区寺庄顶村被洪水围困!东方刚刚亮出曙光,魏成雨就和两个表哥一起,准备了4个轮胎,开车前往寺庄顶村。
从赵村到寺庄顶村,总共也就5公里的路程,车开了不到一半,就没法再走了,一眼看去汪洋一片。他们弃车步行,蹚着淹没到大腿的水,3人一步步向前挪动。抵达寺庄顶村,他们看到一栋栋房屋泡在水里,屋顶上密密麻麻挤满了人。为了一次能救出更多的人,魏成雨决定把轮胎套在自己身上,在水中推着橡皮艇,展开救援。刚下水没多久,他的脚就被划伤了,但他一直强忍着痛没有吭声。当时积水有多深呢?魏成雨整个身子都泡在水里,1.85米的他踮着脚尖才能着地,而他的双腿已经开始抽筋。就这样,来来回回在水中奔波7个多小时,将6户人家32人从被洪水围困的屋顶运到安全地带。
回到家已是晚上10点多钟了,妈妈劝他好好睡一觉,可他哪睡得着啊,手机里传来卫河水面不断暴涨的消息。他只在家待了一个小时,就急急忙忙往黄河口赶,加入了装沙袋、扛沙袋的抢险大军。两个半小时后,他又转战劳动桥。汛情没完,疫情又来,魏成雨再次穿上红马甲,出现在村里的防疫卡点。
他一路逆行救人的故事,登上了《人民日报》,流传在网上,无数网友为他点赞:称他为“真赞青年”。
而值得我们点赞的还有一位,他以青春之我,护山河无恙!他叫汪浩翔,是卫滨区胜利路办事处的一名青年志愿者。7月24日,当看到我市多处受灾,停电两天的时候,他坐不住了。
那晚,在抗洪大堤上,洪水咆哮着,仿佛一头冲撞的猛兽。原本看着文气、瘦弱的浩翔,和大家一起装泥土、搬沙袋、运物资……就算手脚被泡得煞白,胳膊被磕破流血,他也只是稍作处理就重上“火线”。
脏?不怕!累?不怕!危险?也不怕!搬运物资时,我就在他旁边,几次让他休息一下,他都摆摆手,报以浅浅的微笑,用手在比划着什么。我的心突然咯噔了一下。原来,一直跟我们并肩作战的小伙子,是一位聋哑人,无言却相互默契,无声却又彼此信任。
可以想象,在抗洪一线,他所面对的困难,要比我们普通人大得多。他的意志毅力,要比我们普通人强得多。如果说,那两天两夜,我们众志成城,在大堤上建起了一堵防洪的高墙,那么我肯定,这墙里有一块儿砖,是用炽热的青春烧成的,饱含着对党和社会无限的感恩。
那天,志愿者给了我们一个表示胜利的手势“V”,那么今天,让我们回馈他们一个大大的“赞”!
是啊,大灾大难,最能砥砺初心、磨砺意志、激励成长。世界看到了新乡青年、中国青年的担当,感受到了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温度,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些90后、00后的志愿者,他们冲在前、顶上去的青春样子、英雄模样,那是“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