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10月17日,市妇幼保健院在市国际饭店成功举办第24期、第25期河南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这次培训班由省妇幼保健协会牵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乡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市妇幼保健院承办,其目的是为了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积极推进《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省妇幼保健协会副秘书长李南平,市卫生健康委妇幼科科长杜慧芳,市妇幼保健院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青苹,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洪军,副院长郝利霞以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团队等出席本次活动。来自濮阳市、安阳市、郑州市以及新乡市各县(市、区)的医疗机构中医工作者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如图)。
本次培训班由郝利霞主持,王青苹对本次培训致欢迎辞,杜慧芳就新形势下传统中医药在妇幼保健中的重要性作了阐述。她强调,大家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大力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对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调理、康复、保健的独特疗效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中医药融入妇幼健康的内涵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满意的中医诊疗服务。
李南平指出,随着中医药工作在妇幼健康领域以及全省全国的推进,希望能够从我们做起、从妇幼做起,把“辩体养子”和“节气养生”,把中医药当作一颗种子,让中医药这颗种子在妇幼事业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培训采用线上理论授课与线下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线上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萍、陈新、翟珊珊、王亚楠教授分别讲解了《中医角度谈“月子”康复》《穴位埋线减重》《中医适宜技术在产后缺乳中的应用》《雷火灸在妇产科的临床案例分享》等课题,专家从病因病机、诊断基础、推拿、针灸、耳穴等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应用等内容授课答疑,浅显易懂,引人入胜;线下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王亚楠、赵颜娟、刘艺、崔秀红、袁成歌教授进行现场实操培训,手把手教大家规范的中医适宜技术操作,为大家搭建一座沟通、交流、学习的桥梁。
实操培训分为5组,第一组为《产后缺乳及乳涨的中医特色疗法》,第二组为《雷火灸在妇科痛经、盆腔炎、产后尿失禁等方面的应用》,第三组为《雷火灸在妊娠剧吐方面的应用》,第四组为《雷火灸在产后康复、产后尿潴留方面的应用》,第五组为《穴位埋线及封包减重(中医、针灸等相关专业)》。各位专家倾囊相授,手把手带教,深入浅出讲解、演示,以自身丰富、专业的中医药知识和多年宝贵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成果,向大家展示了中医药的独特疗效和魅力,内容丰富、贴近实际,得到学员的高度赞赏。学员纷纷表示,回去以后一定会学以致用,将中医适宜技术融入到临床工作中去,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会后进行了现场调研、考核,学员的成绩都很优秀,获得了结业证书。
每一次学术的相聚都能碰撞思维的火花,每一次思想的交流都能引发深切的思考。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市妇幼保健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毅不辍、砥砺奋进,与妇幼同道一起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为中医药服务谱写华丽篇章。
(张一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