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日前,获嘉县照镜镇桑庄村的一位村民正在自己曾经流转又收回来的自留地里收玉米(如图)。他高兴地说:“我再也不用为催要土地流转费犯愁了,多亏了照镜镇调委会主任王照斌等调解员的细心调解。”
故事还得从桑庄村农户和张甲的土地流转说起。2015年9月,常年在外经商、脑子灵光的张甲与同村近40户农户约定土地承包流转,这些农户以每亩地1000元的价格,将连片的100多亩土地流转给张甲用于花卉苗木种植,流转期限10年。双方约定,农户只需流转土地,由张甲自行购买苗木,并聘请专业人员,对苗木进行管理,土地流转费一年结清一次。因为都是乡邻,合同签得很草率,只有残疾人张乙一人保留了一份双方签名的合同复印件,大多数农户没有合同。
头两年,张甲信守承诺,召集农户按照约定,由村委会负责将每年的土地流转费如数转交。转眼到了2018年秋季,农户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张甲露面,自然也没拿到土地流转费。时任桑庄村村委会主任兼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的张东远,发现流转土地的农户怨声载道,有集体上访的苗头。于是张东远一边安抚农户情绪,一边将情况上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镇调委会接报后迅速指派调解员王照斌、吴琦与包村干部赵子贤一道去桑庄村了解情况。
王照斌一行到达桑庄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当事人张甲,促成他和土地流转户坐下来商讨土地流转费事宜。张甲表示,自己并非不兑现土地流转费,由于他在外承包多个工程项目,工期紧张,没有按时赶回来,不是不想支付土地流转费。经过协商,张甲同意支付土地流转费,但由于目前资金周转不开,希望暂时能少支付一部分,剩余部分给农户打欠条。经过商讨,农户同意了张甲的请求。
2019年,在支付土地流转费的时候,张甲又一次失联。有了先前的经历,流转土地的农户集体来到了镇调委会,要求张甲付清2018年的欠款,并立即兑现2019年的承包款。王照斌多方打听,终于和张甲取得了联系,告知了相关情况。张甲表示,自己由于生意经营不善,已经开始赔钱了,实在没有多余的资金支付土地流转费。他以没有签订合同为由,否认约定的土地流转金数额,意图把费用降下来。王照斌耐心劝说,从法律层面解释。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张甲愿意按照去年的模式,先行支付一部分承包款,其余仍然打欠条。
但土地流转户不再相信张甲,要求一次性付清土地流转费,以免夜长梦多。王照斌又苦口婆心地开导农户,最终农户接受了他的提议,先拿到一部分土地流转费,给张甲留下付款的时间。
2019年秋,张甲又玩起了失联和拖延的把戏,还是没有支付农户费用。农户的各种信息让王照斌意识到问题的复杂,在张甲失联的时间,他与桑庄村调委会紧密沟通,与农户保持联系,做好预警预判,让矛盾不出乡镇。
很快到了2020年春天,没有得到土地流转费的农户失去了耐心,有的联系了购买苗木的客商,有的直接要“退林还田”,强行收回土地,这些农户已经形成了一个不稳定群体。
4月13日,桑庄村29户村民集体到镇政府信访,要求解决与本村土地流转承包户张甲的纠纷;当天,照镜镇政府紧急召开信访联席会,指令照镜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立案调解;4月20日,信访农户增加到36户,村民集聚桑庄村村委会,紧逼张甲出面解决土地流转费,矛盾进一步升级。
4月23日夜,24日全天,在桑庄村村委会,镇调委会主任王照斌连续主持召开信访农户会议,各种意见此起彼伏、一波三折。一方面是疫情严峻,另一方面是矛盾纠纷愈来愈烈。
经过村内走访,王照斌发现张甲在村内口碑和人缘一直不错,只是因为这次拖欠土地流转费,农户才对他意见很大,农户知道拿到土地流转费会越来越难,想尽快要回流转的土地。得知这种情况,王照斌积极联系到张甲,弄清楚拖欠承包款的真实原因,另一方面加大做土地流转户的思想工作,说服他们接受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经过了解,张甲并非故意拖欠,因为项目经营不善,导致债台高筑,其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力支付土地流转费。王照斌抓住张甲有意偿还这个有利条件,说服其放弃承包地及土地里的一切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用经济作物冲抵土地流转费;另一方面,他告诫农户,强行收回土地、毁坏林木有可能有理变成无理,甚至构成犯罪;他还向农户说明情况,并非张甲恶意拖欠,而是张甲实在无力偿还,说服农户适当降低要求,接受经济作物冲抵承包款这一解决方案。
5月12日,经过照镜镇调委会王照斌、吴琦等人的努力,农户与张甲签订了协议,张甲自愿放弃承包地及附属所有经济作物,以此来抵充拖欠的承包款;流转土地的农户则可以自由支配承包地上的经济作物,以此来补偿承包款。至此,一场旷日持久的土地流转纠纷终于画上了句号。
(张珂瑜 秦鑫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