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新的学期开始了,“双减”在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新的机会和改变的同时,也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市育才小学深刻领悟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其实质,立足学校教育主阵地,主动作为,以“减负”为切入点,以“提质”为核心,通过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聚力课堂“质”的提升,以强化学校作业管理为抓手,落实在“点”上着力;将打造课后服务“1+X”课程体系为创新点,切实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全力在课后服务“效”上发力,真正做到“把好事办好”,让“减负”和“提质”相生相成。
落实“四强四不”,在作业“点”上着力,做到减负
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检测学习效果,如今却逐渐演变成广大学生的负担,甚至给家长和教师带来了“作业焦虑”。在“双减”政策之下,市育才小学重新审视作业问题,进一步规范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严格控制书面作业的总量,寻找破局之法。
(一)强管理,不越线
学校不断加强和完善作业管理的制度建设,在教师中加强作业研究,增强效能;在学生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自主;在管理中形成规范、科学督导的良好态势。教导处定期检查作业设计、批改、讲评、辅导等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研组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评价,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常规考核和绩效奖励中。一经发现违反作业管理规定的教师,按照市育才小学师德师风的规定严肃处理,形成调查、检查、抽查、反馈、督导的工作闭环。
(二)强落实,不焦虑
学校依托教研组,以周为时间跨度,架构作业框架,规定各科作业内容、形式和题量,并在教务处进行备案,包含:作业内容、类型、学科、时长、是否弹性、分层、跨学科等内容。学科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在作业框架范围之内进行选择或微调,但不得逾越作业框架所规定的作业内容和作业量。教务处负责对作业量整体进行管控,对后续作业布置进行进一步优化,不断提升作业效能。
(三)强设计,不盲目
市育才小学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时间,将规范批改、个别辅导、整体设计作为关键要素,提升每一名教师精选内容、适度把握、有效指导作业的专业能力。要求教师像研究课堂教学一样,研究作业设计;作业的类型设计,兼顾各类作业的灵活搭配与统筹安排。例如,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必做作业与选做作业、常规作业与创新作业、学科作业与整合作业、学科作业与体育锻炼、艺术鉴赏、劳动技能作业等。作业内容的设计聚焦把作业完成的过程转变成获得新知的过程、自主学习的过程、方法引领的过程、思维提升的过程。例如,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整合性、项目化、主题式的作业,提升学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四)强评价,不机械
首先,教师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更全面、更科学的作业评价机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作业评价观,实现由重视作业的“量”到重视作业的“质”的转变。教师既着眼于班级整体,又关注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能力水平和发展程度,在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关注作业的分层与分类方法,关注作业的量度、质度、难度、广度,让学生真正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增强综合素质,真正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其次,注重作业评价主体的多元协同以及评价过程的科学合理性。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并在批改过程中汇集典型问题,思考其产生的根源,为下一步的教育教学明确着力点和方向;在批改作业过程中,要点面结合,集中批改与面批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组内、班内与校内展评活动相结合,不用一把尺子量所有学生的作业,塑造“学生为发展中心”的作业理念,不让作业成为了一种机械性的重复训练。
打造“1+X”课程体系,在课后服务“效”上发力,为育人赋能
市育才小学完善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使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降温校外培训热度。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通过创新延时微课堂、上好作业辅导课、优化社团课程等形式,构建“1+X”的新型课后服务新体系,实现课上和课后的协同育人功能,让课后服务,关键不在延长学习时间,而重在提升学生的能力,增强课后服务的实效。
1.语、数、外教师携手,做好“1”的服务,提升延时服务质量
为切实提高课后服务中作业辅导的质量,市育才小学在本学期对参与服务教师的编班进行了调整,将一人一班的专人辅导,变为语、数、外教师同时在岗,通过督促、辅导、答疑等方式,切实解决学生在完成各学科作业时出现的做不完、做不好、低效率等实际问题,让学生将问题解决在学校,不带问题,不带作业回家。
2.延时微课堂,创新“X”课程体系,聚焦学生素养提升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市育才小学在本学期对延时服务的时间结构进行了划分,除常规的社团课程外,开设了30分钟的课后服务微课堂,实现课内知识向课外的拓展和延伸。例如,结合低年级学龄特点的“学汉字长知识”“童诗诵读”“数学魔法城堡思维训练”;结合中高年级的“多文本阅读指导课程”“音乐鉴赏”“英语趣配音”等,拓宽了课后服务的形式,让校本课程更加多样化,让课后特色服务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孩子。
3.无作业日,全员参与社团课程,为学生成长赋能
在本学期,市育才小学创新课后服务管理,每周在每个年级中轮流推出无作业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当天本年级的所有学生没有作业辅导课,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发展需求,选择自己心仪的社团课程。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市育才小学成立了足球、篮球、花样跳绳、踢毽子、合唱、舞蹈、模特、小主持人、箜篌、管弦乐、编程、科技制作、沙画、水彩笔画、儿童创意画、线描等体育、音乐、科技、美术类等近30多个社团,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4.玲珑才艺秀,展社团风采,张扬个性,向阳生长
每朵花都有独特的姿态,都会绽放属于自己的风采,全面发展。学校因势利导,让社团活动经常化、多样化,有序规范化开展。社团玲珑才艺秀活动,别开生面,独具情怀,能文能舞,亦动亦静,成为学生展示风采、延伸求知领域、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为学生张扬个性和特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批批特长突出、自信阳光、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从社团的讲台走出校园,走向更大的展示舞台。
搭建“三个平台”,在课堂“质”上聚力,做到增效
“双减”名在“减”,实则是在向教育教学要质量,用“减”反推“升”。市育才小学在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上多方聚力,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攀升。
(一)搭建学习平台
学校为教师搭建了培训平台、阅读平台、基本功训练平台等,从内到外实现教师个人和集体的成长和提升。
市育才小学坚持因人施训,因需设训的原则,加强培训活动的全程化管理,多渠道对教师进行培训。一是专家引领成长,学校多次邀请全国著名教育家走进校园,拓宽教师视野,转变教育观念;二是名师团队带动成长,让本校的名师走上“专家讲坛”,开坛论道,为教师成长指明方向,提供动力;三是定制培训助力成长。通过每学期初的教学质量分析培训会、新入职教师培训会、学科专项培训会等,在学习和交流中,让经验和好的做法得以继承和发展;四是小课题培训,着眼于“小”“精”“真”,引导每一名教师走上从事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体验做教师的幸福,以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学校重视教师的读书,从多方面打造教师读书夯基工程,形式多样,注重实效:智能化的“育才书苑”为教师工作之余静下心来读书,开辟了一方热土;“育才图书馆”全天开放日,让每一名教师都能随时借阅,畅游书海;主题多样的“读书沙龙”通过先读书、后交流,升华思想,提高教师文化素养;读书笔记展评、心得体会评比活动等,努力营造学习反思、研讨交流的氛围,使教师将读书内化为自觉行为,把阅读融进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在读书中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
基本功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校把基本功训练作为一种常规活动持续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课堂教学。市育才小学的钢笔字、粉笔字采取“集中培训”“分散习练”“周周展评”的形式,通过训、练、评,让每一名教师立足岗位,教中练、练中教。同时,学校将演讲、过关课、两笔字及才艺展示融为一体,开展教师基本功大比武活动,将岗位练兵、集中培训、同行切磋、技能竞赛相结合,不仅可以检验训练成效,而且能促进教师基本功向教学能力的转化,为全面促进市育才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奠定基础。
(二)搭建研究平台
市育才小学从实际出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以教研活动、备课研究、教学质量监控为着力点,聚焦课堂,关注课堂,引领教师向课堂求质量。
三级教研制。教研活动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市育才小学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管理,有梯度地推行。一级校区教研活动,作为集团化办学的龙头校——育才校本部,每月定期举行不同类别、不同学科、不同形式的“一校五区”集体大教研活动,在校区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搭建起一个彼此交流、合作、互助的平台,促进各校区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二级学科教研活动,每学期学校定期分学科、分专题进行集体教研,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在学习中得到提升,业务水平在研讨中得以发展;三级教研组活动,市育才小学每周按照“四定”原则(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主讲人)规范教研活动的流程,建立校本教研领导负责制,将每名行政领导按照学科专长,分到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听课,分组参加教研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从而全面提高了常态课的教学质量。
三级备课制。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市育才小学“三管齐下”,一是组内集体备课,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经验、困惑、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来,进行共同的探讨,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开阔了教学思路,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二是协同组内同头班级新老教师共同备课,通过以老带新,手把手地帮扶,让青年教师不断补充营养,快速成长。通过以新促老,发挥老教师的专业特长,激发工作的激情,实现成长路上的共赢和共生。三是自我精备课,通过集思广益,团结协作,教师结合自身、结合学情、对他人的经验和意见加以消化和巩固,内化和吸收,形成自我的风格,使教和研达到和谐的统一。
三级教学质量监控制。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市育才小学由教务处、教研组、教师个人组成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务处按照教育教学管理规定,对教师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教研等环节进行巡查和监控;教研组组长牵头负责本组各项活动的开展和落实;教师个人按照学校的要求,制订个人成长规划,作好自评和反思,形成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的、自上而下的分级监控体系,实现全面、全员、全程性的管理。
(三)搭建展示平台
市育才小学遵循“比赛即学习,过程即培训,参与即成长”的理念,通过举行多种形式的比赛,例如,青年教师达标课大赛、教龄5年以上教师的阳光课比赛、青年教师的演讲比赛、才艺大赛、一校五区说课、微型课观摩活动、教学叙事大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在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中,搭建实践锻炼、展示自我、交流学习和互助提高的平台,不仅让参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自身素养等得到充分展示,而且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为进一步提高市育才小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市育才小学3个平台的搭建,实现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快速提升,在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减负提质”的核心问题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因为天空有了风筝,便有了仰望的高度;心中有了方向,便有了努力的意义。市育才小学下一步将深入地推进“双减”政策在校园内落稳、落实、落深,努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孩子、家长、教师在面对教育时,少一些“内卷”,多一些从容;少一些焦虑,多一些信心,凝聚多方的有效合力,让教育回归本位,共同画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同心圆。 (杨丽 田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