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庭如何应急
1.基本知识储备
了解本地区和家庭周围经常发生的灾害事件。
了解应对各种灾害事件的基本常识。
寻找家庭中的安全盲点。
知道如何帮助老人、孩子和残障人士。
了解本地区、本社区、本单位和子女学校的应急方案。
2.制订应急方案
召开家庭会议制订自家独特的应急方案,具体内容包括:
(1)家庭成员集合处 确定紧急状态时的“家庭成员集合处”,最好有两处:①家中发生意外时可去的屋外安全地点;②当发生意外难以到达①地点时,可去的本市某交通便捷地。
(2)家庭紧急联络人
在本市和外市各选择一位“家庭紧急联络人”。这样,事故发生时,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两位固定的联络人取得联系。
(3)信息联络卡
为每位家庭成员准备一张信息联络卡(老人和儿童尤其必需)。上面记录本人的名字、家庭地址、家庭其他成员、联络电话、年龄、血型、既往病史等信息。信息卡注意每年更新,并在工作单位和邻居家备份。
在家庭成员中普及安全知识时,尤其要教会孩子急救常识,主要是如何拨打110报警电话等。
将“家庭紧急联络人”的号码和常用报警号码贴在家中电话机上或近旁。
和家庭成员一起讨论和完善家庭应急方案。
3.核对安全事项
家庭中通常存在许多安全盲点,请逐一核对您是否注意到了以下安全事项:
在家中装设油烟警报器,注意安装位置和房间,尤其要重视卧室。
不要在衣橱等高处堆放行李箱等重物,以免坠落砸伤人员。
储存家庭应急物品并准备家庭应急包。
参加灾难应对和急救知识培训班。
针对不同灾难和事件,确定家庭中的避难点或“安全房间”。
每半年给孩子们讲述一次安全知识,以免他们忘记。
应在室内玻璃上粘贴胶纸,以防玻璃破碎飞溅造成意外伤害。
让家人都知道电源总开关位置,并学会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切断总电源。
家中勿堆积易燃物品。
窗户应保持开关自如。
每个房间都要找出两条逃生路线,如通过房门逃生或借助窗外管道逃生。
检查家中电线有无老化、裸露甚至断裂等现象。
厨房应备有灭火器,所有家庭成员须了解其使用方法。
将家庭紧急联络人、消防队、派出所电话号码贴在靠近家中电话的地方。
须在家中浴室地板平铺垫子或大毛巾,防止老人或儿童滑倒。
灯具须远离窗帘、衣物等易燃物品。
避免将盛水的花瓶、水杯等容器放置在电视机或影音器材上。
排查家中其他的安全盲点。
4.准备家庭应急物品
每个家庭应准备1个家庭应急救援包(箱),配备一些必需的应急物品,以备不测之灾。家庭可按照下列清单储备应急箱中的日常用品。
(1)应急逃生绳:承重力不小于200千克,绳直径为25毫米至30毫米,外裹阻燃材料。
(2)简易防烟面具:当遭遇火警或遇到其他有害气体侵害时,取出面具戴在头上。
(3)锤子、哨子、收音机、手电筒、电池(定期更换)等。
(4)瓶装矿泉水、压缩饼干、面包、方便面、罐装食品、巧克力等饮料、食品(定期更换)。
(5)应急医药用品
(6)家用灭火器(定期更换)。
二、居家安全防护常识
1.居家安全常识
独自在家
锁好防盗门,就寝确认“五关”:水、电、燃气、门、窗。
有人敲门
先观察后询问,若是陌生人,坚决不开门。
若是修理工上门,要确认是否事先约定,检查来者证件并仔细询问,确认无误后方可开门。家中需要修理服务时,最好有家人、朋友在家陪伴或告知邻居。
若有人以同事、朋友或远方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不能轻信。
若有上门推销者,可婉拒。切勿贪小便宜,以免追悔莫及。
一定不要因来者为女性而减少戒心。
遇到陌生人在门口纠缠并坚持要进入室内时,可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
钥匙遗失
应尽快通知家人,并视情况配换新锁。
重要证件
银行卡、钥匙、身份证、名片等物要分散放置,不要集中放在一个包里。
记录证件号码及服务电话。保留证件复印件。若不慎遗失应尽快电话挂失。
夜间返家
到家之前提前准备钥匙,不要在门口寻找。
迅速进屋,并随时注意是否有人跟踪或藏匿在住处附近死角。
送朋友回家,等朋友平安进入再离开。
尽量乘电梯不走楼梯。
若发现可疑现象,切勿进屋,并立刻通知警方。
日常外出
随身带钥匙,出门即锁门。
外出旅游
“五关”:水、电、气、门、窗。
请朋友、邻居代为处理信件、报纸、小广告等,以免盗贼就此判断家中无人。
拜托邻居、居委会和保安多关照,留下自身联系方式。
若条件允许,使用定时器操纵屋内的电灯、音乐,布置出有人在家的样子,以此迷惑不法分子。
长期不在家,须拔掉电话接线,并将门铃的电池卸下,以免长时间响铃暴露家中无人。
(应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