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
      

文化熏陶璀璨教育梦想 内涵发展建设精神乐园
——市第十八中学(市十中东校区)发展纪实
党性党史培训班
校领导班子慰问受灾群众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积极向上的学子风貌

近年来,市十中东校区秉承“阳光育人,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把学校打造成充满理想和热情的精神乐园,让师生人人都有内在的生命活力,努力营造阳光和谐校园,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让学校成为最文明、最美丽的地方,以校园之美养师生之情,以科学之理明师生之心,以教师之德育学生之性;“多元发展”,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希望的蓝天,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空间;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关注学生智慧发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努力营造学生快乐成长的浓厚氛围。

修德笃行 打造德高业精教师团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品德纯正教师团队。市十中东校区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入手,以师德师风教育为契机,加强教师队伍管理,让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

开展多种培训活动,打造业务精湛的教师团队。2020年度,孟玲茜、梁新颖、蒋海霞3名教师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爱岗敬业班主任团队。茹玉珂老师在2021年市第五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优秀奖。

求真务实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紧抓常规管理。本学年,该校教导处继续完善和落实常规检查工作,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上课、教案、听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注重落实。

常抓“延时培优”。该校教师热心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解决家长接送时间与学生放学时间不同步造成的安全问题,同时,减轻家庭给学生报培训班、作业辅导班的经济压力。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该校开展了颇具特色的综合实践和社团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在求学生涯中感受幸福、体验成功,释放生命灵性,孕育人生梦想。

立德树人 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春风化雨,让德育工作滋润学生心灵。该校每周一次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班团队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道德讲堂宣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活动。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让理想信念融入学生生命。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的生命更加丰盈。他们坚信,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依靠教育环境慢慢养成,是一个滋养的过程,重在潜移默化、不留痕迹地引领和助推。

“两操一课”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该校规范“两操一课”,坚持每天两次阳光大课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以上,并定期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进行检测汇总。

抓住契机,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利用“耿一林特别助学及奖学基金”,对家庭困难、品学优良的学生进行资助。按照国家资助工作要求,精准落实“建档立卡户”“残疾学生”“低保户”,让每一个困难家庭都能得到资助。

凝心聚力 建设幸福和谐校园

市十中东校区始终秉承“阳光育人,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阳光育人”旨在把学校打造成充满理想和热情的学校,使师生人人都有内在生命活力,努力营造阳光和谐校园,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把学校打造成最文明、最美丽的地方,以校园之美养师生之情,以科学之理明师生之心,以教师之德育学生之性。坚持“多元发展”的目的,是给每一位学生创造一片希望的蓝天,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空间;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努力营造学生快乐成长的氛围。

加强安全建设,为师生打造平安屏障。该校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消防、防震、防恐应急疏散演练,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落实“三防”建设。在硬件建设方面,该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斥巨资加强硬件设施改造建设,地面硬化建围墙、建设学校北大门、对学校仓库屋面进行维修、校园内地面垫层石材维修、供水管道安装、教学楼防滑地板革铺设、低压线路改造、监控扩容建设等,学校硬件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加强民主管理,增强教师凝聚力。该校实行工会委员会月例会制度,广泛征集教职员工意见,充分发挥学校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以及校讯通、微信群等渠道的作用,加大民主管理、校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实现校务公开栏适时更新。

多措并举,全面营造教师幸福家园。为了陶冶教师情操,营造和谐快乐的校园氛围,该校工会开展了各种活动,聚人心、送温暖,激发教职员工的正能量。

展望未来 奋楫笃行再绘新篇

在市、区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依靠全体教师“以校为家、公而忘私、团结协作”的精神,依靠全体教职员工“任劳任怨、爱岗敬业、务真求实”的不懈追求,近年来,该校先后获得多项荣誉:2019年、2020年,因中考成绩突出,该校连续两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初中教学先进单位,2021年荣获区长教育质量奖;该校先后获省级示范家长学校、卫生先进单位、节水型单位、市优质学校、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语言文字示范性校园等荣誉。目前,该校全体教师勠力同心、求真务实、奋力拼搏,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办好群众满意的新优质学校。

(朱命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