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少敏,1947年进入太行公立豫北联合中学(市一中前身之一)学习,1951年从平原省立新乡中学(市一中前身)参军。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市一中学生纷纷写申请表决心,踊跃报名参军。“郑灵芝同学,当场咬破中指,写血书表决心”(《新乡市志》第11卷343页)。周鹤堂因身高达不到1.6米的要求,体检时垫了7双鞋垫,刚到1.59米,勉强合格。这些感人的事迹深深影响了侯少敏,他把想报名参军的愿望,告诉了在校任教的父亲侯武昭,父亲不仅大力支持,而且还动员他妹妹侯少芬也报了名(体检未合格)。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侯少敏作为67军后勤部军需科的一名战士,为保障前线供给作出了贡献。
据侯少敏回忆,1952年7月1日,美军在志愿军67军199师前沿阵地边缘投放了十几个空壳炸弹,战士们想不明白:一向狂轰滥炸的美军,不知又在搞什么阴谋诡计?军长李湘接到报告后,立即带人赶了过去,大家绕着十几个空壳弹看了又看,几乎把周边翻了一个遍,还是没看出什么名堂,李湘最后将此事上报给了志愿军司令部。
上级派人来调查,告诉他们这是敌人投下的细菌弹。上级要求他们做好个人防护,用绳子把袖口、裤腿扎紧,防止被美军空投的苍蝇、跳蚤等叮咬,同时开始了大规模的灭蝇、灭蚊、灭虱、清秽防疫、灭菌卫生行动。李湘在回去的第2天,就突然发高烧,几天后,转为败血症并发脑膜炎,病情非常严重,但当时的环境又不允许转移。7月8日下午,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李湘停止了呼吸。李湘是牺牲的最高级别志愿军将领。
在朝鲜战场上,敌人的飞机随时都会来轰炸。一次,侯少敏负责运送物资上前线,他们根据敌人飞机轰炸的规律,利用地形、树林的掩护,已经躲过敌机五轮轰炸,但没有想到的是,当车队行驶到一片开阔地时,却与返航的敌机偶遇。敌机的炸弹已经耗尽,只能用机枪疯狂地对他们扫射,四周没有可以隐蔽的地方,他们只能躲到汽车底下。幸好他们的车上拉的是一车铁马掌,保护了他们。
侯少敏说:“参加抗美援朝,今生无悔,无上光荣!作为一名战士,就是要听党话,时刻作好为党和国家奉献出一切的准备。”
(市一中校长助理李仲根据采访录音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