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1年8月12日 星期

受灾群众的健康保护神

——市二院为转移群众安置点提供健康系列服务故事

水灾无情人有情,呵护健康责任重。二院深入安置点,望闻问切付真情。

水灾过后,市二院承担起为多个安置点受灾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责任,每天抽调医护人员,在市区各安置点内设置救治点,开展巡诊,为灾民提供身体检查、疾病治疗、环境消杀、健康教育等服务,为大灾之后无大疫作出了贡献。

四中安置点的故事

7月29日中午12时,由市二院医生齐广明、冯德胜、左伟卿、郭晓敏和护士杨唤唤、千惠组成的护理团队,在院长助理涂博的带领下,奔赴市四中安置点。到达现场后,他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一直工作到下午6时。

安置点有位阿姨看到医护人员后情绪非常激动,拉着他们的手不断地表示谢意。她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感谢市二院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没想到我们受灾后,不仅衣食无忧,而且健康也能得到全面保障。”阿姨的话代表了群众的心声,让现场很多群众眼眶都湿润了。

在安置点工作期间,市二院医护团队风雨无阻,按时到点执勤,坚守岗位。8月5日中午,正在值班的医护人员接到下午3时此安置点群众全部撤离完毕的通知后,在为安置点群众能够回家感到高兴的同时,还有一丝不舍,毕竟他们和安置点群众像亲人一样朝夕相处了一个星期。

安置点群众安全撤离前,市二院的医生还给群众留下了联系电话,并承诺:就是回到家中,有健康方面的问题,市二院照样予以解答。

8月3日晚上6时,市二院心血管内科医生梁伟与骨科一病区副护士长李钰静接到通知,需要向市四十五中安置点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接到任务后,医护人员在市二院医务部副主任卢勇的带领下,来到市四十五中安置点。此时已是晚上10时,他们马不停蹄地进行各种准备工作,一直忙到凌晨。

第二天早上6时许,医护人员又立即启动了新一天的工作。他们拿到安置群众信息后,开始挨个询问安置人员的情况,开展简单的健康体检,提供健康咨询。

听说安置点有一名怀孕7个月的孕妇,情绪波动较大,梁伟首先来到她的房间,仔细询问情况;李钰静为她测量血压、听胎心,叮嘱注意事项,安抚她的情绪,亲切而又耐心。

查房完毕后,孕妇的婆婆拉着李钰静的手不住地表示感谢。李钰静说:“阿姨,别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有什么需要随时说。俺家也是卫辉的,我能体会到你们受灾后的不易,虽然咱暂时离开了家乡,但走到哪儿都有咱的亲人。”孕妇的婆婆高兴地回应:“你们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啊!”

牛村小学安置点的故事

由涂博带领的包括妇产科副主任刘莉娜、神经内科二病区护士郭蕾等8人组成的医疗小组进驻牛村小学安置点,为这里的受灾群众提供医疗保障。

7月30日,在安置点值守的是刘莉娜和郭蕾。刚下夜班的刘莉娜直接赶到牛村小学,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开始了一天忙绿的工作。

接受健康检查的患者络绎不绝,刘莉娜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名患者,认真了解患者病情,对症处理。有一名小朋友闹情绪害怕看医生,刘莉娜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温柔,以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她看病的重要性,很快,小朋友乖乖配合,顺利诊治。

午休时间,刘莉娜等医护人员趁着群众吃饭的空闲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演示“七步洗手法”,为群众讲解受灾后的注意事项。

偶有空隙时间,医护人员又组织群众积极学习有关消杀、防疫操作规范和上级部门有关文件,使群众深入了解开展消杀工作的意义。

医护人员一天两次巡视灾民住所,督促群众开窗通风,对公共区域、地面、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定时给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测量血压、血糖。

在护士竹丽和医生梁伟值班时,两人早早制订工作计划,整理药品,摆放好常用物品,方便安置点群众取用。在此期间,两人像在医院工作时一样挨个查房。有位患有高血压的老人早想去测量血压,但因为行动不便一直没有去成。没想到来到安置点后,医护人员主动上门了解她的病情,给她测量了血压,老人满怀感激地说不出话来。

牛村小学安置点撤离前,医生张家鹏、护士韩五玲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他们一一指导群众回家后消毒、防疫怎么做,耐心询问每一名村民的病史,交代回家后的注意事项。他们协助校方让安置群众安全有序地撤离,做好消杀、防护登记。撤离结束后,他俩才离开了学校。

医护人员向受灾群众伸出的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很快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在这里,他们不仅是医护人员,更是朋友、家人,他们以医者的责任心帮助群众共同克服困难,重建家园。

职教中心安置点的故事

8月3日下午5时,结束了大里小学安置点紧张忙碌的健康保驾护航工作后,急诊科护士长孟伟华随即赶到市职教中心安置点进行医疗保障工作。

为使医疗保障工作有效进行,孟伟华在出发前一个晚上就和同事在群里讨论具体工作事宜及值班安排。第二天早上,刚下夜班的医生卞启旭随同孟伟华等一起奔赴市职教中心安置点。

工作开始后,医护人员开始重点核查群众基本信息,如目前人员数量、群众身体情况、有无慢性病及相应地区受灾情况等。为避免人员密集对疫情管控造成影响,医护人员同时对环境卫生进行了有效严格的处理,并体贴地安慰受灾严重的老乡。

“安置点的老乡不撤离,我们就一直战斗到底。”这是市二院医护人员的承诺,更是他们实实在在的行动。

四十三中安置点的故事

8月4日, 市二院呼吸内科接到医院通知,要求立即赶往灾区安置点进行医疗保障服务,医生运莉娜和护士赵帆妥善安排好科室工作后,匆匆跟随医院医疗保障团队赶到市四十三中安置点。

与现场医护人员工作交接完毕后,运莉娜和赵帆迅速整理药品,统计保障点人员信息。随后的查房过程中,她们对每个房间做好详细记录,重点查看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群众,为他们检测血压、进行听诊。

不仅如此,运莉娜和赵帆还不厌其烦地回答安置点群众的问题,与他们谈心、唠家常,缓解他们因离乡而产生的沉重心情。

在接诊患者之余,运莉娜和赵帆详细统计当日需要重点检测的群众信息、急需药品,登记是否有接触疫区、是否接种疫苗、做核酸检测等。她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蔼可亲的话语,温暖着安置点每一名群众的心。

当日下午,一名17岁的女孩突然晕倒,运莉娜接到通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马上对患者进行治疗。女孩清醒后情绪非常不稳定,运莉娜像大姐姐一样柔声细语地安慰她,让她从恐惧中慢慢走出来。

夜幕降临,大家陆续进入梦乡,运莉娜和赵帆依然不敢松懈。正在整理药品时,一名女孩体温突然升高。因为正处涝、疫非常时期,运莉娜马上做出反应,急查核酸检测报告、转运患者并隔离、派赵帆进行全面消杀,同时上报相关领导。核酸检测报告出来排除新冠肺炎后,她才稍稍松了口气。随后,运莉娜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不放心的她在患者体温下降后,仍然彻夜守护,定时为她测体温。

小里小学安置点的故事

在为安置点受灾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工作中,始终闪耀着市二院党建工作的光芒。

在深入安置点工作时,烧伤手术室医生张源志和多次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神经内科二病区医生张学驰冲锋在前,跟随医院医疗救治队来到王村镇小里小学安置点,执行医疗救治和防疫任务。

7月28日,张源志跟随团队为小里小学安置点105人提供了医疗服务,并时时监控腹泻和发热病人,及时上报医院。市二院确保受灾群众的药品不断供,启动动态调控,随时为各个安置点的受灾群众免费送药,并负责危重病人的转送。

医护人员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持续进行科普防汛、防暑、防疫和心理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防病能力,持续做好灾后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危害和容易引发的疾病工作。

张学驰尽管还不是党员,但他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安置点工作时,他从早忙到晚,就连休息时间都在为群众进行防疫宣传教育,不管是面对耳背的老奶奶还是情绪不稳定的孩子,他都能做到耐心讲解、认真诊疗。

医院里像张源志这样冲锋在前的党员和像张学驰这样的入党积极分子不计其数,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困难面前,党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光荣使命。

(马武林)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