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暴雨侵袭,我市凤泉区、卫辉市等地受灾严重,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重大损失。市七中作为近500名转移群众安置点,学校领导集结多方力量,全力保障群众生活,让党旗在七中高高飘扬。
升国旗 奏国歌
多难兴邦,天佑中华。国歌声响彻校园,全体受灾群众和志愿者肃立,神情庄重地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激发了受灾群众和志愿者的爱国、爱党之情。升国旗仪式后,该校校长郭旭东代表学校师生欢迎众乡亲入住七中,希望大家在七中生活期间,互相包容、互相宽容,互相谅解、互相尊重。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乡亲们很快会重返重建家园。
重温入党誓词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凤泉区77岁老党员王在武说,关键时候,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要自己组织好村民的生活秩序,尽量不给七中添麻烦。来自凤泉区、卫辉市的党员干部,在七中临时安置点召开党员会议,重温入党誓词,增强党员干部战胜洪魔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党员干部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市七中安置点通过协调多方教育资源,党员教师带头,为75名受灾学生提供多样化托教服务。他们开设了阅读课、书法课、感恩教育课,每天上下午各两个小时为学生辅导功课,让安置点的孩子在快乐学习中陶冶情操,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市七中安置点通过购买、调试电教设备,收集网络资源,每天晚上播放时政新闻、爱国影片,丰富受灾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大家的爱国热情。
贴心服务暖人心
“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就想着用自己的手艺为群众帮点忙,新乡加油!”一名理发店老板来到市七中安置点,从下午一直忙到晚上,带领10多位理发师,先后为60多位老乡理发,提振了大家战胜洪魔的士气和信心。对于七中安置点为大家提供的各种贴心服务,86岁老党员说:“干群一心,其利断金。党的领导就是战胜灾情的最大动力和底气。”
健康义诊送爱心
在党旗的指引下,市人民医院多名党员志愿者来到市七中安置点,24小时不间断为受灾群众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医护人员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问诊的居民,耐心倾听他们的陈述,认真为大家测量血压、血糖,并积极普及传染病防范常识,提供常见病诊疗检查、健康咨询,主动为群众答疑解惑,因人而异提出合理化治疗建议和健康指导,倡导居民健康生活。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人讲奉献,暴风雨后的旗帜格外美丽。经历暴雨洪水的洗礼,我们更加团结,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李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