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1年7月3日 星期

血栓的形成和预防


市科协邀请市药学会、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杨庆蕊,向大家介绍关于血栓形成和预防的相关知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并引起静脉壁炎性改变的一种疾病。血栓形成之后,如果堵在下肢静脉,就叫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若是血栓脱落,顺着血管流到肺里堵塞肺动脉,就叫肺栓塞;若是堵在心血管内,就叫心肌梗死;若是堵塞在脑血管,那就是脑梗。不论哪一种,都会对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了解预防血栓的知识很有必要。

通常容易发生血栓的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骨科大手术,包括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和髋部骨折、股骨骨折等;2.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3.房颤;4.肾病综合征;5.妊娠、产后;6.肿瘤;7.卧床、瘫痪患者等。因此,这些人群更要重视对血栓的预防。

目前比较公认的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种,分别是静脉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从血栓形成的原因不难看出,预防血栓主要就是避免血管壁损伤、改善下肢静脉血流和改变血液高凝状态。

通常对于骨科大手术患者来说,膝关节置换术推荐抗凝治疗10天~14天,而髋关节置换术推荐抗凝治疗35天,然而骨科大手术后血液高凝状态会持续3个月。因此,患者即使抗凝治疗结束以后,也需要认真观察双下肢,如果出现肿胀、疼痛、皮温升高等不适,应该及时联系医生或药师,评估是不是有血栓形成,从而决定是否需要继续进行血栓预防。而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来说,根据所换瓣膜种类的不同(包括主动脉瓣、二尖瓣或者三尖瓣),以及换用的人工瓣膜的不同(机械瓣或者生物瓣),所采取的预防血栓的强度和时间也是不同的。

目前常用的预防血栓的药物包括肝素注射液、低分子肝素注射液、依诺肝素等,口服的有利伐沙班、华法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这些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不同的疾病选用的药物不同,应该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进行选择。对于骨科手术患者,推荐使用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预防血栓,而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通常推荐华法林预防血栓,在华法林调整到合适剂量之前,推荐加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待华法林剂量合适之后停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这是因为华法林调整到合适剂量的时间比较长,每个人的用药剂量都不同,用药效果很容易受到多种药物和食物的影响。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吃水果或服用其他药物等,都能影响预防血栓的疗效,而膝关节置换术抗凝治疗需要10天~14天,此时华法林还没有调整到合适剂量,因此需要加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对华法林的药效评估,需要通过不断抽血检验患者的凝血指标来进行,而低分子肝素与传统肝素相比,分子量小,临床预防血栓效果增强,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用药过程中也不需要抽血监测,每日皮下注射一次即可获得满意效果,因此,低分子肝素更加受到医师的青睐。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药物预防血栓,比如近期有活动性出血或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有骨筋膜室综合征、严重颅脑外伤或急性脊髓损伤、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都禁用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孕妇应禁用华法林,而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急性颅内损害、类风湿视网膜病,则是药物预防血栓的相对禁忌症。

对于平时久坐工作的人群来说,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起来活动一下,以改善静脉血流缓慢的情况,避免血栓的形成。

(市科协宣)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