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1年6月25日 星期

历险自由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在领导人民实现民族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产生很多具有红色印迹、深厚红色文化内涵和较高传承价值的地名。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切实加强红色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充分发挥红色地名印证历史、激励后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作用,我们将刊出一系列的红色地名故事。

这是1948年12月中旬的一天,凛冽的北风刮了一天,新乡街头除了几个冻得哆哆嗦嗦的国民党兵在站岗外,不见一个行人。

住在自由路(现自由街)3号的韩太太觉得这个冬天最冷最难熬。她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但随丈夫长期在虎穴里与“魔鬼”打交道,使她养成了一种特有的警觉。她丈夫是国民党保密局豫北站的少校组长,是站长魏鸿钧的心腹,守城的敌军军官和地方党政要员无不认识这个韩少校。实际上,这位名叫韩秀峰的少校是我冀鲁豫军区情报处打入敌特心脏的共产党员。当时,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新乡守敌粮尽援绝,上天无梯,入地无门。但敌人不会束手就擒,特别是魏鸿钧,这个双手沾满革命者鲜血的特务更是穷凶极恶,诡计多端,肯定要垂死挣扎。韩太太深知黎明前的斗争最严酷、最危险。丈夫早上去特务机关开会,到现在还未归来,他离家时那深情的一眼意味着什么呢?

韩秀峰和赵鸣兰终于挟一身寒气跨进家门。赵鸣兰低声说:“韩太太,你在门口守着,我和秀峰有要紧事。”赵鸣兰原是枣强县公安局长,与敌斗争经验丰富,现在明里是韩秀峰的警卫员,实际是韩秀峰的党小组组长。韩秀峰左邻右舍都是敌军政要员,在这个最危险而又最安全的地方,赵鸣兰已习惯称韩秀峰的爱人为韩太太。

赵鸣兰未待韩秀峰坐下,便急切地说:“秀峰同志,咱有条件也有能力把你的家属转移到城外,你把他们留在城里太危险,我不同意。”

其实,韩秀峰何尝不知此举的危险性。下午在豫北站,魏鸿钧根据毛人凤局长的密电,决定派遣一个行动小组潜入共产党党政军机关所在地小冀镇,伺机刺探情报,暗杀共产党领导干部,拖延解放新乡的进程。

由于贪生怕死,特务们都不愿冒险前往,会场上的空气显得如冰冻一般。魏鸿钧急了,拨出左轮手枪“啪”地拍在桌上,厉声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魏某瞎了眼,带了一帮熊包。”就在此时,韩秀峰腾地站起来,豪爽地说:“秀峰不才,愿为党国肝脑涂地。”魏鸿钧松了一口气,说:“秀峰不愧为豫北站的英才,我一定向上峰为你请功。”

韩秀峰微微一笑,对人事科长毋笑佛、电台台长牛春才说:“二位可否助秀峰一臂之力?”二人见魏鸿钧正盯着他们,忙说:“愿同舟共济,为党国效力。”

魏鸿钧说:“秀峰,你们明天以下乡避乱为名,随市民一起出城。为了便于掩护,你把家眷带在身边。”

韩秀峰沉思了一下,说:“站长,带家眷出城行动不便,我想把他们留在城里。”

魏鸿钧问:“留在城里,你放心吗?”

韩秀峰说:“家国不能两全,为完成大业,秀峰宁要国,不要家。”

魏鸿钧说:“好一个宁要国,不要家,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回想到这里,韩秀峰对赵鸣兰说:“会上的情况你都知道。魏鸿钧是一条毒蛇,阴险残忍,疑心很重,越是他的心腹,越是要防着他。”

赵鸣兰皱了一下眉头,说:“当然,魏鸿钧的意思很清楚,他是试探你有没有胆量把家属留下当人质,但作为组织,我们有责任保护你的家属,所以……”

韩秀峰打断赵鸣兰的话:“鸣兰同志,关于把特务带出城后怎样将其一网打尽,还有许多事情要商量。在家与国的关系上,我向组织声明,宁要国,不要家,为了建立新中国,个人的牺牲算得了什么?”

正在这时,韩太太走进里屋,说:“你们声音低点,刚才的话我都听到了,我支持秀峰的决定,我和孩子愿意留在城里。”

韩秀峰猛然站起来,眼里充盈着激动的泪水,他紧握妻子的手说:“我知道你一定会支持的。”

赵鸣兰也站起来,伸手拉着韩秀峰夫妇,说:“宁要国,不要家,多好的革命伴侣啊!”

韩秀峰出城后同新乡公安局密切配合,将这一股特务一网打尽,并继续隐蔽下来与城里的魏鸿钧周旋。他的家属在党组织的保护下,于1949年5月安全地迎来了新乡的解放。

(民政局宣)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