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密围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这一主线,把服务企业作为生命线,把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全体人员的办事能力和服务意识,着力打造“环节最少、流程最优、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全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健全领导机制。该局成立了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队,印发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的通知》,明确了决策组和办公室相应工作职责,保障了营商环境工作推进落实。二是建立挂点包干机制。要求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年至少认领1个至2个重大项目,解决项目用地选址、征地拆迁等突出问题。三是完善制度机制。出台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合并办理实施细则》《建设用地供应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合并办理实施办法》《新乡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联合审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新乡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测绘实施办法(试行)》《优化营商环境办理建筑许可领域改革措施》等文件。四是畅通投诉举报机制。在“12345”“12366”等反馈渠道基础上,设立24小时投诉举报热线及信箱、网站等,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倾听企业、群众心声。
积极作为,破解土地保障难。一是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土地指标调整政策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有利时机,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积极争取指标,解决项目用地难题。二是全面加强土地收储,全力以赴保障郑新一体化发展快速通道等重点项目用地,切实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截至目前,今年共获批各类建设用地8621.96亩,累计收储工业用地1.1万亩,供应2.03万亩,有力服务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抓好低效用地处置,坚持以用为先,因企施策、分类处置,对闲置土地分门别类,盘活存量。同时,通过引导企业租赁、购买、股权转让等方式,推动项目嫁接及土地“二次开发”。四是打好百园增效工程攻坚战,全面查清批而未供、闲置、低效土地的面积、宗数、位置等基本情况,按照“一宗一策”的原则提出处置措施。五是按照出台的《新乡市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实施办法(试行)》,全力做好“标准地”出让工作。
强化服务,力求高效便捷。该局在与建设单位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同步为建设单位出具土地预审意见、规划条件、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含城市设计要求)、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同时,该局不断减少审批流程和环节,简化办事程序。一是社会投资类项目“办理建筑许可”指标已精简至13个环节,审批时限压缩至42个工作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材料数量由7项精简为5项,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再需要提供任何申请材料。二是工程改革进一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收缴和土地出让金的收缴由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变为中置与后置。优化了规划业务会议事规则,实行告知承诺制。三是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下企业调研,倾听企业意见,上半年现场解决26个问题。四是修改了规划技术规程,制定了用地性质控规调整程序和区域评估等办法,为企业提供了便利。
(董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