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波牧野区传播研究所
自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牧野区按照省、市自创区建设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建设“四个一批”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牧野片区先后获批为河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专利导航试验区、河南省(新乡)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河南省动力电源知名品牌示范区、新乡市首批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等。
自创区建设成效显著
2017年~2020年争取上级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等各类奖补资金达10219.5万元。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家、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个、国家级平台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2020年,牧野区片区新设立3支产业创新基金,总规模16亿元;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2.7亿元;全年企业专利申请量1187件,授权量800件。
新认定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联合市工信局、22所举办高博会鲲鹏生态暨5G+物联网产业发展等论坛;新签约引进创新人才团队(项目)6个; 3家企业(新太行、天力、科隆)入选“中国电池行业百强企业”。
完成体制机制改革
扩大对外科技开放
2018年2月牧野区进行人事体制机制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和绩效考核管理。全程参与高博会,组织河南锂动、华航液压等20家企业参与开幕式及企业路演、参展。同时,园区与河南电池研究院签署了5年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河南审协中心开展新能源电池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合作等,进一步扩大对外科技交流合作。
着力培育创新主体
加速创新载体建设
培育发展了3家“中国电池行业百强企业”,2家拟上市企业(天力锂能、科隆)。园区多家企业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等十余个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其中新太行公司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中国电波科技城项目是自创区谋划的重大科技项目,项目一期中22所新址于2018年年底建成运营,其研发成果应用于北斗卫星、嫦娥五号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市、区两级政府与22所共同组建的河南天博物联网研究院,作为技术转化平台正在进行5G与物联网、无线传输模组等相关技术的研究。总投资12亿元的电波科技城二期起步区正在建设。
同时,引进机器人制造全国排名第一的沈阳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新松机器人产业园,总投资约50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平台四基地”。该项目于2018年开始建设,目前产业园已基本建成,新松自主医用物流机器人产线、工业并联机器人、商业清洁机器人、四项穿梭机器人产线计划今年7月底前建成投产。 (畅同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