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手足口病通常有潜伏期,一般为3天~4天,多数患者出现低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等。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奶瓶等。成人也可以感染肠道病毒,但不发病,也无症状,但会传播病毒。
宝宝得了手口足病的症状:
1.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摄氏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越重。
2.可在宝宝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口腔疱疹后1天~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底及屁股等的皮肤上看到斑丘疹,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
3.一般患手足口病的孩子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
4.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但这种可能性很小。
5.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一般不会并发严重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疤痕。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的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
3.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注意皮肤护理。
6.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患儿臀部清洁干燥。
7.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8.出现合并症应及时到当地定点医院就诊。
宝宝在家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因此预防上主要应做到: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2.避免与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
3.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炼。
4.做好个人及环境卫生,注意防护。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