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她犹如田野里平凡的一棵小草、大海中一朵不起眼的浪花,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呵护健康,护佑生命。
用心为患儿点亮生命之光,用爱在阳光下播撒希望
她叫李敏,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护理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广大患者服务。她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了18年,于2019年4月调至门诊预检分诊处工作。她先后被评为医院感染管理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优秀党员、先进个人等。
工作中,她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总是以真诚的爱去抚平每一个受创的心灵,用火一样的热情点燃姐妹攻坚克难的激情,在任何环境中都始终保持任劳任怨的专业精神,主动配合护士长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护士,在科室内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
大医精诚,大爱无声。作为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如果说技能和知识储备显示的是一名护理人员的“硬件”水平,那么,具体工作中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则是护理人员的“软件”。李敏早已记不清到底护理过多少婴儿,有多少病危儿童经她护理转危为安。在她脑海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生命是神圣的,应该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新生儿不会讲话,但李敏总能读懂宝宝的需求。她说:“别看宝宝不会讲话,但他们会有皮肤饥渴现象。有的宝宝哭闹,不一定是因为饿了或者病痛难受,而是希望有人关心或爱抚,给他一些皮肤上的抚摸,就会带给宝宝安全感和满足感。”每次外出学习或参观回来,李敏都会把先进的护理理念带回来,并带领全科护士一起实践。她带领大家一起动手,为早产儿暖箱制作“鸟巢”,让新生儿容易产生安全感、舒适感,让他们的小手小脚触碰到“鸟巢”,就像感受到妈妈的子宫壁,在暖箱里不哭不闹。
让青春在抗疫一线绽放
因为工作需要,2019年4月,李敏被调到门诊预检分诊处工作,多年历练让李敏很快适应了门诊分诊工作。门诊护士肩负着为患者提供正确及时的预检分诊、答疑指导等工作,除了需要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多的是要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运用良好的沟通能力去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李敏利用临床所学和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把优质服务经验及服务理念很好地应用于门诊护理服务中,熟练掌握各种应急预案,遇到突发事件也能很好处理,得到患者及同事的一致好评(如图)。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院领导一声令下,全院人员春节无休,共同投入这场战争中。作为医院第一个入口,守好门户安全,责无旁贷。李敏也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面对疫情,从穿上隔离衣、拿起测温枪的这一刻,就是抗疫战线上的“侦查兵”。在这个关键时刻,做过手术的女儿突然出现不适症状,医生建议住院复查。拿着住院通知单的李敏焦急万分,一边是疫情防控责任,一边是病中女儿需要,她毅然选择了坚守岗位,把女儿交给爸爸来照顾。
疫情工作艰巨而辛苦,工作期间尽量少喝水,为的是减少上厕所的频次,为的是不落下任何一个可疑信息,不漏掉任何一个排查对象。她和大家一起在寒风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手脚冻僵了,脸庞冻红了,仍然坚守着,重复的话每天说上千遍万遍,简单的动作每天要重复无数遍,白班、夜班,周而复始,有过苦,有过累,但她从没后悔!
默默奉献、辛勤努力,20年的护理工作让她尝到了病人感谢时的甜、愧对家人时的酸、工作繁忙时的苦、被病人责难时的辣,但唯一不变的,是她对护理工作的热爱,是为更多患者服务的期待。孔子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事护理工作以来,李敏始终热爱本职工作,并以工作为乐,或许正如她自己所说,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在医疗行业无数护理人员中,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然而,正是这无数的水滴,组成了浩瀚的大海,滋润了无数患者的心田。
点亮心灯,信念不息,希望不灭,白衣天使用爱播撒希望,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
(梁忠红 魏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