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性疾病工作再创佳绩

本报讯 3月26至28日,首届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CSTAR/CRDC/CRCA年会在北京召开。市中心医院作为我市的分中心之一,在上报高质量病案数据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受邀参加会议。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由科学技术部、国家卫健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药监局联合于2019年正式认定的第四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建设。该中心工作以“临床应用”为目标,围绕“基于分子平台的精准诊治研究”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两个方向进行重点工作,市中心医院提供的数据详实严谨,为多种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诊疗贡献了力量。

据悉,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对符合临床研究价值的病人建立了个人病例数据库,对从院内就诊到出院随访中的各个环节、各种数据都进行了严谨细致的录入。以类风湿关节炎为例,医生端需要填报的数据有:患者基本信息、诊断确认、病史、脏器受累总结、关节评估(DAS28)、病情评估、检验单、辅助检查、样本以及在随诊过程中的访视信息、历次随诊病例、不良事件等;患者端则需要患者填报自身对疾病恢复的自评情况。

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非常重视慢病管理及数据库建设,对常见风湿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实施规范诊疗,以互联网医院、云门诊等为载体,创建新形势下慢病管理模式。在此次会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项目数据展示上,该院干燥综合征上报424例,省内排第1名,全国排第16名;骨关节炎上报13例,省内排第2名,全国排第33名;强直性脊柱炎(AS)上报287例,省内排第3名,全国排第18名;痛风上报109例,省内排第4名,全国排第90名;类风湿关节炎上报1681例,省内排第4名,全国排第38名;系统性红斑狼疮上报553例,省内排第4名,全国排第53名。

这些严谨详实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数据,建立在规范诊疗和有效的慢病管理模式上,这也标志着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相关疾病诊疗已经达到了与一线城市高水平医院同质化的水平。

除此之外,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作为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成员单位,还是“类风湿关节炎”和“痛风”规范诊治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医师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海峡两岸慢病管理协作组成员单位、亚太痛风联盟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管理中心、省风湿免疫科专科联盟单位、市痛风科普传播基地。2019年,全市自身免疫诊断与药物精准治疗重点实验室落户该科。科室依托重点实验室开展多种自身抗体及HLA-B27分型,HLA-B51等基因检测,对淋巴细胞亚群和miRNA的自身免疫应答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获得多项省级科技成果及科研立项。2020年获批4项省卫健委科研项目,目前在研项目6项,可支配科研基金30万元。该科室人员共发表包括SCI及中文核心论文40余篇。作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该科室目前已承接GCP项目10项,对促进合理用药、开展循证医学研究、提高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