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1年1月9日 星期

忆娘亲


岁月静好(新乡市)

2015年的今日,雪下得很厚很厚。此刻,2020年冬的第一场雪也开始飘飘洒洒。冬日反复,降雪年年有,可5年来,娘亲您在哪儿呢?真的好想和您说说话。可是,一遍遍的呼唤,却再也听不到您的回答。

娘,您走了已5年了,我们看着窗外的落叶想您,望着天空的白云想您,节日里为您一次次斟满酒,过年时也要为您摆双筷子,夜里梦到您慈祥的笑容,都能让我们幸福好一阵子。

娘亲啊,您走后我不敢听同龄人喊妈妈,街头上我无数次追撵着和您相像的阿姨,多少次酒后想您时嚎啕大哭,无数次拿起电话想拨打您的手机,娘啊,5年就是1800天啊,老家小院里您种的山楂树年年挂果,老了又绿,院门上的燕子来了又去……月缺月圆,长夜里寒枕上我的泪水干了又湿,我们的娘亲您在哪里?今晚的天空还在飘着雪花,娘亲您还好吗?

您是个孤儿,从小和舅妈一起生活。因为懂事,您很小就学会了纺花养家,没上过学的您,硬是把从外边看到的字抄回家问舅舅怎么念。就这样坚持多年,您认识了许多字,谁也不知道曾带着老花镜看书看报的您从未上过学。

从未上过学的您,却从18岁起就当上了村干部,很多时间您都在为村里的事情忙碌着。记忆中,大妹几乎是在邻居家长大的,三五天换一家,我们小时候的衣服鞋袜都是乡亲们做的,姥姥生日时全村人都来祝寿,我们姊妹几个挨家挨户回礼都要到深夜……

记得幼年时的一个除夕,您让大雪封门无家可归的一家讨饭人和我们一起过年;邻居盖房时,您主动让出我们家的二尺宅基地;每年大年初一,您都

要让我们姊妹几个给孤寡老人送饺子,您说过年的时候他们最孤单,一碗饺子会让他们幸福一年;您把辛苦攒下的钱借给一家亲戚,亲戚还回时却少给了,您还乐呵呵地送她出家门,见我们不理解,您对我们说有些事不用说破。

记忆中您领着乡亲们办过孵化场,开过缝纫社,还有改革开放后您带着几户生活困难的人家一起成立粮食合作社……您为村里的事儿操了一辈子心。村里每户人家迎新人您都在场,村里走的每一位老人您都要送到人生终点,您走的那天还为村里两位过世的老人操办过后事,您走时,三里五村的乡亲们都赶来送您……娘亲啊,每次回老家,老家的人都待我们很亲,替您给我们腌咸鸭蛋,上街给我们买水果,抱着我们不松手,把我们当成他们的自家人,我们知道,那都是他们在报您的恩啊。

为了补贴家用,我每每半夜醒来,总会看到您还在缝制麻袋。您对我们姊妹几个要求很严,小时候我们做错了事儿没少挨打,就连家中唯一的男孩弟弟也不例外。您常说“娇子如杀子,火棍头上出孝子”“人敬咱一尺,咱要敬人一丈”。您教我们“做人要首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再去对别人”“人要走正道,不要贪便宜,只有这样才能睡觉睡踏实”……您当初级社社长时满屋棉花也不抽一丝,老爹当年在粮所工作饿得全身浮肿也没拿公家一粒粮食。

您一生积极乐观,顾全大局,通情达理,乐善好施……我想把所有能想到的夸赞都送给您。您的品行早在耳濡目染中刻在了我们和下一代儿孙的心里。您走后,我们真实感受到,良好的家风是您留给我们的最大的财富。

那年我们姊妹仨都考上大学时,县

里专门邀请您去作报告。您为孩子们骄傲,可我们深知成绩背后有您太多的功劳。那年我结婚后出差时给您买了一件衣服,想着您会高兴,可进门后,您的第一句话就是“给婆婆买了吗?”,我支支吾吾间,您呵斥我“给你婆婆拿回去,不给她买我也不要”。从此,无论买啥,您和婆婆一人一份,两个妹妹也是有样学样,做得很好。孩子们也都乖巧懂事,如今,除小妹家的小儿子还在上小学,您最亲的毛毛正读大三,其他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您的孙女和外孙女都有了下一代,家庭和睦安康,这都是托您的福啊娘亲。

您幼年不幸,青壮年艰难,晚年因为我们工作忙也很少陪您,甚至因为骨子里的内敛而从未深情拥抱过您,想想您这一生,我们欠您的太多太多。您生前一直念叨说,走时决不给儿女添麻烦,没想到您走时我们竟都不在身边,未能看您最后一眼,这成了我们心中最大的痛、最大的遗憾。

爸爸走后的10余年来,您独自撑起一片天,为我们守护着这个温暖幸福的家。您走后的这1800多个日夜,每每想起您,我泪水涟涟,肝肠寸断。漫漫人生路,再也看不见您啊娘亲,如果有来生,娘亲啊,我祈求我们还做母女,让我们有机会好好报答您的恩情。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