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淮(卫辉市)
初冬的一天早晨,我同小区的老人到幸福广场晨练,中间小憩,大家刚坐在花坛草坪旁边的连椅上,不知谁提起了吃早餐,一下打开了话匣子。幸福的老人个个面带喜悦。这个说“一杯鲜奶两个鸡蛋,一吃一喝浑身舒坦”,那个说“两个鸡蛋一杯豆浆,一吃一喝得意洋洋”。旁边一位环卫工人乐呵呵地说:“日日早餐不离鸡蛋。”轮到我了,说真的这些年不仅每日早餐少不了鸡蛋,为了讲营养,还到山上专门选购土鸡蛋。我们的鸡蛋戏唱得正火热,放眼望见从马路对过生活超市走出一行妇女,人人手中提着满满塑料袋的鸡蛋,个个笑逐颜开。耳闻目睹,触景生情,不禁使我忆起了70多年前,孩提时代说起鸡蛋流口水,睡觉做梦吃鸡蛋,因偷吃两个鸡蛋招致皮肉之苦的桩桩往事。
改革开放以来,鸡蛋早已进入千家万户,素常平民百姓随心所欲吃鸡蛋已是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鸡蛋被视为奢侈品,甭说穷苦人吃不上,就连一些富人家也很少食用。当时虽说有不少家户养鸡、养猪,可都是养猪卖钱过年,养鸡下蛋换盐。父亲是教师,记得一年冬天患了重感冒,无钱医治。一天早上,母亲给父亲泼了一碗鸡蛋水,我站在父亲跟前瞪眼看,几乎流出了口水。
父亲怎能喝得下?他仅仅喝了上边的清水,剩下稠的递给我,我狼吞虎咽一扫而光。当时心想,天下这么好吃的东西啥时候能吃上啊?事出有巧,那年我患上了大肚皮(黑热痛)无钱医治,得一偏方,用鸡蛋糊上鸡屎上火烤熟食用,我算有福了,每天一个鸡屎糊鸡蛋,等不上烤熟,抓着狼吞虎咽三两口下肚。谁知好景不长,吃了一段病还没好,因等用鸡蛋换盐,我吃鸡蛋的“专利”当即被“注销”。当时一邻居家的哥哥看我吃鸡蛋上了瘾故意戏弄我,一个夏日的晚上,喝了两碗稀汤后,我躺在院里一块石板上睡着了,他拿一个鹅卵石拍了拍我的屁股说“小刚(奶名)快吃鸡蛋”,我朦胧中听说吃鸡蛋马上爬起来伸手接住咬了一口,差一点儿把牙艮掉。有一次,父母出外走亲戚,我一人在家,中午肚里饿得咕咕叫,一看罐里有鸡蛋,拿两个去煮吃。谁料滚着滚着“嘭嘭”炸开了,我将大块捞捞也算过了鸡蛋瘾。下午父母回来,母亲一看锅里漂着鸡蛋花,断定是我偷吃鸡蛋了,啥也没说抓起炊把照我头上狠狠敲了起来。同院一位大婶看我哭鼻子,戏弄我说:“小刚,我教你个好法,再偷吃鸡蛋用小火煮,大火易炸,要真炸开了,用笊蓠捞,不丢蛋花。”我听了只觉脸发热哭笑不得。
自从挨了打长了心,知道积攒鸡蛋
好换盐再不说吃鸡蛋了。过了几个月,一天大清早听大街上呼叫“鸡蛋换盐哩”,我自幼好事性急人称“莽张飞”,抱着鸡蛋罐冲了出去,一不小心被门坎绊倒,“扑嚓”一声,满满一罐鸡蛋摔破,蛋汁流了满台阶。母亲二话不说掂起炊把照我头上敲了几下,赶忙到厨房拿菜刀刮石阶上土尘混杂的蛋汁。中午母亲用一点油把刮起的蛋汁煎了煎,我端起碗大口大口吃了起来。正吃着突然想起父亲给我讲的历史上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当年打工踢破饭罐子抓住小豆吃的故事,拿起粉笔凭自己的小聪明在墙上顺手写出了顺口溜:“清晨起五更,抱蛋打冲锋。飞跨宅门镇,打破罐州城,刀刮土石贼,捉住黄蛋清,油煎不解恨,牙咬咯嘣嘣。”父母亲看了不禁“扑哧”一笑,肚里气虽然全消了,可一连几个月吃不上盐了。
那年代实在难熬,一般人家吃鸡蛋简直是坐飞机吹喇叭——空想。新中国成立后情况有了好转,但在三年自然灾害时,鸡蛋和粮食供应又出现问题。就在这期间,我的一位家住石家庄的军嫂要生娃了。我们全家大半年不吃盐,好不容易攒了百十个鸡蛋,我同母亲坐上火车行至半路,有一个人看到俺篮子里全是鸡蛋,恶狠狠地说:“好啊,你们竟敢投机倒把,简直是犯罪,统统没收!”说着伸手把篮子夺了
过去。我们一听犯了罪,吓得浑身哆嗦,丝毫不敢反抗,娘儿俩只好两手空空到了石家庄。当时河北情况更差,那年嫂嫂生下孩子没吃上一个鸡蛋,至今提起,她还伤心落泪。事后得知,没收我们鸡蛋的是冒充公干劫路诈骗的坏人。
光阴荏苒,我结婚成家后,形势虽有好转,但鸡蛋也只是在招待客人、看病号等时候才用。一天,我到岳母家去,老人家把我当贵客,除了给我下了空心挂面外,平时舍不得吃鸡蛋的老人家专门给我做了几个荷包蛋。当地人说:“丈母娘亲女婿,荷包蛋藏碗里——埋头介石”。我端起碗一挑挂面下边是鸡蛋,旁边两个小侄子眼吧眼看,顿时想起了我小时候看着父亲喝鸡蛋水的场景,我心一动将鸡蛋给了两个孩子,乖乖的孩子连喊好姑夫。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各种生活物质日益丰富,再也不用为鸡蛋发愁了,吃鸡蛋已成了家常饭平常事。
抚今追昔,我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几句小诗脱口而出:“岁月沧桑话鸡蛋,今昔鸡蛋两重天;昔日养鸡不吃蛋,今日不养顿顿餐。旧称鸡蛋奢侈品,当今百姓家常饭;都夸改革开放好,鸡蛋小传铁证言。”话毕,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