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12月22日 星期

小小鞋垫闯世界
——一家中部地区鞋垫民企的“稳”与“进”

《光明日报》记者王胜昔

本报记者   刘军旗

春节第三天,王华平拎着大包小包,从四川广元赶到上海浦东机场,准备飞到墨西哥上班。“这时候疫情正严重,还是等一等吧!”一个越洋电话打来,让这个43岁的中年打工族有些不知所措。

舒缓了一下情绪,王华平想起了几个月前在泉州认识的张秀峰,后者是“河南邦尼”的副总经理。电话拨过去,王华平又有了一份新工作。

“河南邦尼”是一家专业生产鞋垫的民营企业,董事长王威从国外留学归来后加入了母亲的生产团队。筹措4000万元新建的工厂刚启动,正准备2020年大干一场,疫情突如其来,让这位年轻的女企业家第一次感受到脚下那么沉重,但也从未如此清醒。

2月17日,在新乡高新区管委会协调帮助下,企业率先复工。门好开,但难题接踵而至,先是订单多、工人少,接着生产上去了,研发跟不上……

大疫当前,稳住了企业,就保住了就业。在太行山里长大的王威明白这个理儿,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她在厂门口挂了条幅“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这是新乡太行精神的精髓。

“疫情让我看清了很多。”王威认为,越是困难之际,越要更加重视人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营销模式变革。现在敢于舍得花大钱投入,未来几年的路更好走。

“国外打工受阻,原企业几近关门,没想到很快就在国内上班了,心里踏实。”王华平感慨这么多年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祖国”二字的分量。加入“河南邦尼”后,他发现,新同事李纪福也是在国外工作多年,因为疫情原因没了工作,在家天天闲得慌,刷抖音时刷到“河南邦尼”,促成了求职。

另外一名同事潘明本打算正月十五到东南亚上班,也是因为同样原因,在家歇了3个多月后,经国内同行推荐,也成了“邦尼人”。

因为他们的到来,企业每周都能出2个到3个新品,每一款新品走向市场前都申请专利,今年已申请各类专利61件。“之前想请研发人员请不来,聘了一个管理人员,‘水土不服’也走了。”对于危机中育新机,王威有着深刻感受。

一双小小的鞋垫,同样经历大浪淘沙。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线上卖家有16万之多,到今年只有10万多家,平均每年减少2万家。在王威的河南省辉县市老家,60多岁的母亲名

下的鞋垫厂以缝制鞋垫为主,销路以批发为主,在疫情背景下,销售额一路下滑。

“脚还是那只脚,垫却不一样了,模式也要改。”在王威看来,进入新发展阶段,人们的需求多样化、品质化,鞋垫不再是小时候母亲在煤油灯下的“一针一线”了。

疫情期间,“河南邦尼”招聘了65名大学生,全部补充到外贸电商、跨境电商一线。1998年出生的范冰冰,一周前与3名新同事参加河南省电商直播带货大赛,在团队比赛中夺得最佳销量三等奖。

借助全平台电商,搭乘“一带一路”,“河南邦尼”快速打进欧美市场,今年预计销售将突破1亿元。

严寒时节,王威分明嗅到了春天的气息。在“中国鞋都”泉州,邦尼牌鞋垫源源不断出海;在新乡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邦尼”刚刚跻身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之列;在“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邦尼的“数字大脑”已见雏形。

(原载2020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