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县2019年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始终遵循“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总要求,有效优化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创新工作机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医疗卫生体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组建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中心医院为牵头单位,县妇幼保健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和17个乡镇(街道)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7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参与的3个纵向协作的县域医疗健康服务共同体。
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均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今年10月,总投资7亿余元的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投入使用,新增床位500张,同时购置了800排CT、3.0T核磁共振等先进的医疗设备,神经内科和心血管内科先后获批省级重点医学专科,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全国500家县域中心创建单位之一,目前正在努力创建国家三级医院。县中医院、县中心医院新建综合病房楼,明年将陆续投入使用,该县的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将全面提升。
为17个乡镇卫生院各配备公共卫生服务车一辆、DR机一台、彩超一台,为全县650名村医全部配备健康体检一体机,切实提升了基层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防病诊疗服务能力,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医共体对外由牵头医院向省、市三级医院开展医联体合作,市级、省级专家定期到医院坐诊、手术、带教、培训,通过等额对调等方式加快对医共体内部医技人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对内由牵头医院派驻骨干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工作,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截至今年11月份,县域内就诊率由去年的81.73%提高到今年的86.57%,县域内基层就诊率由去年的31.59%提高到今年的43.69%。
医共体自主经营权限逐步扩大
一是明确县医改领导小组、县卫健委、医共体牵头医院三方的主要职责和权责界限,在医共体牵头医院设立财务管理、运营管理、医保监管三大中心,将医保基金、人事管理、绩效考核、财务管理等权限下放到医疗集团,充分发挥医疗集团的管理经营自主权。
二是推进医共体内部各单位人财物全面整合,实行严格的行政、人员、财务、业务、信息、绩效、药械“七统一”管理,形成管理、服务、利益和责任共同体,让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真正成为“一家人”,医疗资源在各医共体内部统筹使用。
基金使用绩效逐步提高
按照国家、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原阳县已实现了医保基金对医共体的打包支付,按照“超支不补、
结余留用”的原则,交由医共体自主统筹使用,超支部分由医疗集团支付,政府不再分担,引导医疗集团逐步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防病为中心”的转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辖区居民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和随访服务上来,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从而降低群众患病特别是患大病的概率。结余资金纳入医疗集团财务管理,由医疗集团按照“两个允许”要求,经考核后进行合理分配,提高医疗集团主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规范医疗行为、节约医保基金的意识,使医保基金更加有效利用,医共体更加健康有序运行。
医共体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按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要求,加强推进医共体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医共体信息化水平,目前向下已实现县、乡、村三级远程会诊、远程心电和远程影像的互联互通,向上已实现和市级三级医院的远程协作,切实提升了服务效率,方便了群众就医。
通过医共体建设,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就医环境进一步改善,转诊程序进一步规范,县域内就诊率和基层就诊率进一步提高,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完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就医负担得到减轻,医保基金更加有效利用,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原卫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