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更生
以40年的执着忠实记录太行山的人文与自然风光,用青春、爱情和生命演绎出太行影像故事,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李汉收镜头里40年的太行影像,展示了蔚蓝苍穹下、青山苍翠中以及皑皑白雪里的多彩太行,更折射出心系大山、默默坚守的摄影师之伟大。
八百里巍巍太行,亿万年无限风光。晋代的郭缘生在《述征记》中说:“太行山首始于河内,北至幽州。”太行山层峦叠嶂、谷险沟深,峰抵青天,断崖万丈,令探首观景者怯而止步。有苍松古柏生于绝壁,雄鹰鹞隼翱翔苍穹。最是那雨后初霁日,彩虹贯日时,云海飘荡山腰,游人如抵仙境……
太行山的博大与精深,雄浑与伟岸,松柏的奇,野花的俏,以及山里人家的原生态貌,吸引了太多摄影师慨然探险,忠实记录。这里是摄影师魂牵梦绕的圣地!
关于太行山的影像故事,举不胜举。但是,用40年时间不间断地记录太行的摄影师真的不多。40年,几乎是一个人生命的大半旅程,更是一个野外探险摄影者的极限时光。也许,这与李汉收生于斯长于斯有关,他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更有热爱摄影、虽历尽辛苦而痴心不改的精神。他的“一往情深,义无反顾”让我们感动而心生敬佩。这是摄影的力量!
法国摄影家亨利·卡笛尔·布勒松对摄影的决定性瞬间曾作过精辟的解释:“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里,都有一个决定性的时刻。这个时刻来临,环境中的诸因素会排列成最具有意义的几何形态。这个形态也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有时候,这种形态瞬息即逝。因此,当进行的事件中,所有因素都是平衡状态时,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时刻。”对美的追求是摄影师共同的愿望,作品的美感会带给读者更多美的心灵享受,让读者回味无穷,引读者深刻思考,给读者充分的视觉享受和心灵净化,让文明、恬静的生活构建起人类的幸福时空——摄影师就要这样去做。
李汉收在摄影实践中,积极寻找、记录具有表现力的典型瞬间,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潭头雪景》所表现的大雪也难以遮蔽的太行精神使金色山体光芒万丈,映照在水中的倒影和小桥涵盖了人性之美。《轿顶山云海》使巍巍太行山高耸云端,山间的道路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智慧象征。
摄影作品如何更多关注自然与人文,镜头下的影像既要有关乎民众的文化活动,也要呈现最真实朴素的自然生态,让健康和谐的理念引导拍摄行为,是摄影人必须思考、积极实践的终极命题。如何用摄影精神塑造视觉价值,达到传播价值最大化,从而推动社会文明进程,是摄影人应当担负的责任。为此,摄影师们付出了巨大心血和代价。同时,摄影独特的记录方式让摄影师的现场行为演变成不可更改的“定格”,而到现场是摄影师的必然选择,脱离现场的一切摄影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这种现场行为决定了摄影师必须付出体力和精神代价,才能体现摄影师思想意识的升华。自然生态摄影同样需要人文关怀的记录方式,自然生态摄影同样需要故事情节。李汉收的自然生态摄影具备这些细节力量。
总有一种情感元素牵动读者,让人过目难忘。正如他名字中的“收”字,李汉收用摄影的方式,浩瀚地收获然后萃取了关于太行40年的精彩故事,令人感慨,感动,感佩。
我为这样的摄影师鼓掌。
(作者系河南日报社摄影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