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我市采取建立耕地保护监督机制、盘活闲置土地、打击违法占地、落实占补平衡政策等多种举措,扎紧耕地保护篱笆,确保粮食安全,取得了良好实效。全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持续稳定在597万亩和497万亩以上,连续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我市充分借国土“三调”和编写市国土空间规划之契机,要求在编制时明确好耕地保护的布局安排、数量指标和质量要求,实行合理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等策略,统筹划定好3条控制线,做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积极开展调整完善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结果。建立了耕地保护和利用责任机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工作方案》等文件。健全了“县、乡、村、组”四级保护网络,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压实了责任,实现良田保护责任全覆盖。
我市加大存量用地盘活力度,制定了《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加大存量用地盘活力度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了“僵尸企业”土地处置,积极开展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开发园区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助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据统计,近年来,我市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6万亩。
我市印发了《新乡市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违法采矿和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闲置土地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通过依法拆除一批、打击查处一批、盘活利用一批、分类处置一批,最大限度消除违法占用耕地现象。畅通了12336违法线索举报电话,完善了以“季度+年度”监测为主、即时监测为辅的常态化卫片执法工作机制,切实杜绝违规占用耕地现象。
我市积极落实耕地补偿制度,落实占补平衡政策。积极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核实整改补划等工作,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对各类建设用地的硬约束。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我市集中实施、验收补充耕地项目和提质改造项目45个,新增耕地近11万亩,市级统筹占补平衡指标5万亩。(董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