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利(卫辉市)
下午六点,梅山县电视台台长老万正准备锁门下班,接到县政府办马主任的电话:明天县长一行要去大山乡鸡窝洼村义务植树,9点正式开始,要求派记者提前到达。万台长一边向对方复述电话内容,一边拿水笔往记事牌上记录着——县长——明天上午——鸡窝洼——九点植树。多年的记者生涯使他养成了有事就记的习惯,领导的事更是马虎不得。当即安排车辆,通知记者小委早做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小委坐台里的车往山上赶,盘盘绕绕走了一个多小时,到鸡窝洼时还不到八点半。奇怪的是,小山村里静悄悄的,既不见大车小辆,又不见标语彩旗和应到的人群。一位晒太阳的老汉说:去年县长来种树,早几天就闹腾开了——别是听错了,在大山那边的鸡洼窝吧?
果然,鸡洼窝这边树苗已杵到挖好的树坑里,盛满清水的水桶整齐排列着,一溜扎着红绣球的铁锹在静候着主人……只是不见电视台来人。
马主任赶紧打电话。万台长说:“不是鸡窝洼吗?人一大早就走了。”
“不是鸡窝洼,是鸡洼窝!”
万台长心里咯噔一下,望望记事牌上鸡窝洼字样,怀疑对方通知错了,迂回核实道:“去年不就在鸡窝洼吗?”
“正因为去年在鸡窝洼,今年才改到鸡洼窝。”
万台长懵了,赶紧给小委给司机打电话,可始终无法接通。他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山路崎岖,该不会出啥事吧?
九点整,马主任走到县长跟前,轻声说:“电视台的车子出了点故障,要不稍等等?”
县长脸色一沉:“岂有此理!”
历时50多分钟,小委终于翻过大山,到达鸡洼窝。老汉告诉他:抄近道,走小路,要比汽车绕盘山路快多了。这会儿,瘦小的他气喘吁吁,狼狈之极:乱蓬蓬的头发上顶着些蒺藜,衣服被挂了几处三角口子;也不知咋磕伤了腿,走路一瘸一拐的。要不是扛着摄像机,谁都会把他当成叫花子。不巧的是,植树的人们刚刚散去。望着远处逶迤下山的车队,他面色苍白,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与来时县长谈笑风生的情景刚好相反,车上气氛异常沉闷。县长将脑袋离开靠背,突然发问:“今天的事你咋看?”
马主任一时摸不透意图,谨慎答道:“下边的人太马虎了。”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作风纪律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了。”
“那就以政府办的名义发个文?”“对,以这件事为契机。还有,那个效能监察问责制不能当摆设。”县长说完,把头又靠回去,调整成舒适的坐姿。
望着车窗外一闪即逝的景物,马主任张了张嘴没敢吭。县长的脾气他是知道的。
小委成为全县效能监察被问责的第一人:行政记过,调离记者岗位。老万把小委送出门时,见他的腿瘸得更厉害了。
从此,万台长落下个毛病:凡接电话除了口述、记录以外,还要再把电话打回去反复核实。人家都嫌他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