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9月15日 星期

解除患者“心头大患”
市中心医院顺利为81岁老人实施左束支起搏术

本报讯市中心医院成功采用左束支起搏技术,为一名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高龄患者完成永久性起搏器植入,解除了患者的“心头大患”,标志着该科在起搏治疗方向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日,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四病区收治了一位81岁的男性患者,老先生头晕乏力已经7个月。入院后经检查,患者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博心率、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时限为164ms。结合检查结果,如果采用传统的双腔起搏器,可引起室内及双室收缩失同步,导致心室大、心衰等情况发生。考虑到患者年龄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为永久起搏器置入指征,该科主任刘志强决定对该患者行左束支起搏术。该手术方式能够保证心室的同步性,减少传统双腔起搏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在郑大一附院教授韩战营的指导下,刘志强对该患者实施了左束支起搏术,此术式的难度就在于需将电极准确植入左束支区域。刘志强通过特殊的专用电极及鞘管,将导线经右室间隔面旋入,穿间隔固定在左室间隔面内膜下,成功夺获传导束,置入电极及起搏器。术后,患者病情明显缓解,复查心电图显示QRS波时限缩短到104ms。

据刘志强介绍,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现象,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罹患窦房结功能障碍以及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预后。该手术属微创手术,整个手术过程患者始终保持清醒,基本没有痛苦,手术时长约一个半小时。传统的双腔起搏器,右室电极多放置于心尖部或右室间隔,由于不符合心脏的正常电生理规律,导致双室不同步,长期会对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尤其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往往会加重心功能不全。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心脏起搏方式,左束支起搏在保留心脏生理性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证室间及室内的心脏同步性,减少了传统双腔起搏并发症的发生率。

据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四病区先后成功开展了5例左束支起搏器植入术。      (李明楠)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