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司寨乡大庞固村的郑继华是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他们全家人成功实现了脱贫,踏上了通往小康的幸福路。
郑继华家中共有6口人,他本人因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儿子郑张宝结婚,让郑继华和妻子几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一些债务,生活捉襟见肘,勉强度日。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郑继华通过县、乡、村三级帮扶,享受到了优质小麦种植和高油花生种植补贴;儿子郑张宝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鼓励下,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如今已在上海工作,每月能挣6000多元;儿媳也通过参加厨师技能培训,在本村幼儿园上班;郑继华的孙子孙女也享受到了每年3050元的教育补助。郑继华夫妇俩在种好自家土地的同时,还承包了5亩多地,在他们的精心打理下,希望的田野充满了生机。
经过一家人的努力和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郑继华一家顺利实现脱贫。他和妻子对笔者说:“感谢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让俺拔掉了穷根,我和孩子们会加倍努力,让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美好的新生活,要靠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据笔者了解,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延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坚定信心,努力摆脱贫困,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