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濉溪,濉河与溪水的交汇处,故名。它地处北纬33度,这正是中国习惯上南方与北方的交合点。在与此相近纬度的地域上,生长着欧洲波尔多地区的葡萄和牙买加著称于世的蓝山咖啡。濉溪酿酒,迄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历史昭示未来,口子窖酒所处的黄淮腹地,自古便以其通达南北、承接东西的特殊区域位置,成为兼容南北,博纳东西的汉文化中心所在地,同时,也孕育了口子窖酒兼容并蓄的基因。
濉溪,就是首家获中国原产地域保护的兼香型白酒——口子窖的神秘居所。这里山丘、湖洼密布,依山傍水,物产丰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地势平坦,海拔在15米~40米之间。境内河道纵横,地层以寒武和奥陶系地层沉积形成,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雨水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夏季雨量集中。年平均气温为14.6℃,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无霜期206.9天,年平均降水量854.8毫米。
优越的地理环境,温湿的自然气候和适中的降水量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在每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古老的曲房上空、百年泥窖中与酒窖外无不弥漫着成千上万株微生物群体,它们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尽情繁衍代谢,为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微生物种源。赋予了口子窖酒特有的香味。夏天,淮北气温较高,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旺盛,有利于制作“伏曲”,在培曲过程中一些嗜热性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占有较大优势,它们有很强的蛋白质分解能力,因而能形成丰富的香味。口子人从20世纪60年代起,从口子大曲中分离出数10种菌株,多菌种的共同作用造就了口子窖酒的独特风格。
佳酿出处必有名泉。濉溪的地下水资源也十分丰富。古泉井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水色碧绿,清冷透骨,无悬浮物,堆杯不流,沸不溢锅,水质清澈纯净,入口微甘,硬度适中,最适宜酿制优质酒,所以人们对它有“清泉先含三分味,掘土三尺可闻香”的赞誉。(书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