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学军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就必须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重要意义。
首先,这是国家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和亲自部署的一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沿黄九省专题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黄河流域生态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弘扬黄河文化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价值,是扛稳保护传承与弘扬中国文化责任的历史担当。近些年来美西势力一直对我民族起源、文化根源和意识形态领域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借用我们历史上的话就是“灭其族,必先去其史”,联系现在西方对我文化的抵制和批判,还应该加上要“毁其文”。弘扬黄河文化必将进一步保障中国的文化安全,切实增强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斗争本领。
其次,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我国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须有促进全面发展的新增动力和经济结构来保障,不能仅靠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带动,而且要有中西部地区的推动增长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呼之欲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箭迫在眉睫,必须引箭待发。
再次,是构建和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文化高地的广泛共识。我们要看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之前,黄河流域省份都讲自己域内文化的一部分,名称也纷繁复杂、五味杂陈,有历史的、阶段的、局部的,甚至排他性的,都是断章取义或片面解读黄河文化,非全面性、系统性、权威性解读黄河文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决策英明果断、及时主动统一了我们保护传承与创新黄河文化的重要思想,为坚定文化自信的开局起步和弘扬优良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摇篮,我们要深度解读母亲河、认同母亲河和保护母亲河,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黄河作为幸福河,是我们中华文明星光璀璨的宝贵源泉,是中华民族自立自信之源,是民族包容开放交流之原,深度解读幸福河、认同幸福河、保护幸福河,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黄河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释放“三股劲”正能量的不竭动力,深度解读先进文化、认同先进文化、保护先进文化,有利于提质高效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实施。
(作者单位: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