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英(新乡市)
每当我迎着晨阳,漫步在赵定河畔的林阴小道时,心情就格外舒畅。经过一夜的沉寂,灰尘也沉淀下来,朝阳又把绿色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空气如薄荷般清新。宽宽的河面,映着垂柳的倩影,微风吹来,荡漾着粼粼碧波。鱼儿不时地跃出水面,好像在嬉戏玩耍。河岸边,蹲着不少垂钓的人,他们把鱼钩一抛,鱼竿支好,就和钓友闲谈聊天,不再盯着水面关注鱼儿,好像是随其自然,“愿者上钩”。河岸边约3米宽的水泥路,平整光洁,随着河道弯弯曲曲伸向远处。路两边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春有迎春、樱花,夏有玫瑰、枇杷,秋有菊花、一串红,冬有梅花、甘蓝,而松柏和冬青则一年四季苍翠。河堤上还有用方木搭起的桥,桥下边是一片片睡莲,鲜艳的粉红色莲花依托在绿色的莲叶上,恰似绿毯上绣出的芙蓉花,漂浮在水面上,真的很美!在桥头上还建有仿古小凉亭,亭上有连排的木椅,可供人休闲和玩要。早起不少男女老小,来到这里散步和锻练。人与自然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以前的赵定河可没有这样美。我们搬到刘庄营也有十几年了,刚搬来后第一次和老伴儿出来散步,从新中大道向南走,不远发现一条大河,干涸的河床崩得一块块像瓦片一样翘起来。河堤上本没有路,那些贪走便道的人,踩出一条高低不平弯弯曲曲的小路。我们出于好奇,顺着河堤小路往前行,一会儿,一股惺臭味冲鼻而来。走近一看,原来河堤上有一个排污口,正源源不断地把污水排进河里。很长一段的河床上长满了一米多高的杂草,河坡上有人在开荒种菜。一位老人在用污水浇菜,我们上前打听。他告诉我们,这条河叫赵定河,是上世纪50年代人工挖的排水河。河的西南连接人民胜利渠,绕过市区流向孟姜女河,防止下大雨造成水灾,起个排涝作用。因那时夏季雨水多,中间河道开扩了几次,对当时防涝起到了很大作用。由于近几年雨水少,这条河成了干河,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是排进的污水。听了老人的介绍,我明白了这条叫赵定河的大河,就是个无源之河,因它的源头人民胜利渠,平时也是干河。这让我想起电视上播放的南方的千年古镇,个个都是绿水碧波。而我们这条大河,如果不下雨不起一点儿作用,还成为污染源。后来散步就远离这条腐臭的河。
近几年,市政府为提升城市功能,全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整治赵定河,使得一条污染严重的臭水河面貌大为改观,成为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地方,也是我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