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7月17日 星期

明潞王次妃赵氏墓 全国现存最大王妃墓


潞王次妃赵氏坟(西坟),南大门有古庙风味。二门全系石雕,书法流利,字迹清晰。门内有一大炉,炉有阴阳石刻,炉后有石鼓,以手击之,发出轻声。石鼓后,即赵氏明楼,明楼分两层,各有特色,从明楼可进入地下宫殿和东西侧殿,还可以通过地下道进入太监墓和丫环墓。赵氏坟也全用料石砌成围墙,并有精致小亭散布各处。

次妃赵娘娘,原是被迫选入明朝皇宫内的一个宫女,但由于她温顺贤惠,做事勤快,又长得貌美,所以博得了孝定皇太后的宠爱,因而就成了皇太后身边一个贴身的宫娥。

当潞王奉旨到离京千里之外的卫辉就藩时,皇太后心中实在舍不得离开她那个最小的宝贝儿子,但这是明朝皇家对皇亲国戚的钦定之规,况且又有圣旨在案,怎能抗拒呢。于是,她就把潞王和赵氏叫到跟前说:“皇儿远走千里,生活起居为娘实在放心不下,我把贴身宫娥赵氏赐于你做次妃,由她来伺候你,我就放心了。”潞王拜别了母后,率领大批亲随就赴卫辉府了。

潞王来到卫辉,真是天高皇帝远,他办的坏事就更多了,凡抢进府内的美女,不顺从者杀,奸后不愿留者杀,玩腻了也杀,闹得百姓们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潞王荒淫无度,他在民间还强施“初夜权”。凡民间娶媳妇的花烛之夜,潞王必先奸污新娘后,才准许与新郎成亲。老百姓为了逃避潞王的暴行,不敢在白天娶媳妇,就偷偷地把结婚仪式改成夜间举行。时间长了,这种夜间结婚的风俗慢慢地也就形成一种习惯。潞王在人们的诅咒声中死去了,但在卫辉府夜间娶妻的习惯还持续了好久,成为一个特殊的地方风俗。

次妃赵氏,心底良善,待人宽厚,她曾多次规劝潞王弃恶从善,但潞王习性难改,置若罔闻。赵氏无奈,只好安排仆女和小厮们暗地监视潞王,凡抢入府内的妇女,小厮们禀报赵氏后,赵氏就偷偷地把受难者放跑了。因为赵氏受封于皇太后的懿旨,处于特殊的地位,故潞王也无可奈何。长期以来,赵氏为百姓解脱苦难的行为,博得了人们的称赞。

有一天,潞王带着小厮在郊外狩猎时,突然发现山下有个捡柴的少女。此女眉清目秀,貌美出众,她的身旁虽有一个老汉伴随着,但潞王兽性大发,却肆无忌惮地上前调戏。老汉见歹徒对女儿无礼,便破口大骂,掂着扁担和斧头,领着女儿匆忙地回村去了。恼羞成怒的潞王指使小厮悄悄地在他们父女身后跟踪,准备次日带兵前往抢人。

跟踪父女的小厮回府后,不但把探听到的村名、住地禀报了潞王,并将潞王白天的丑恶行为也悄悄地密告了赵娘娘。赵氏闻讯后,随即派一心腹,连夜前往该村送信,晓喻全村的老百姓“你们的粮食牲畜和财物,能拿则拿,能牵则牵,能拉则拉,尽量把东西带走,背井离乡,往它处逃生去吧”。

次晨,潞王带领大队人马,往该村抢人,但全村的男女老少早已逃跑了,捡柴的少女和老汉更是无影无踪。潞王大怒,放了一把火,残暴地把全村烧光了。事后,人们都说:“赵娘娘功德无量,她救了全村人的性命。”人们都很感激她。

次妃赵氏死在潞王之前,由于她感人的贤德事迹,就在公众舆论下,埋葬在原为潞王修好的坟茔里了。作为一个次妃,能够占用潞藩的墓茔,这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赵娘娘的贤德,在娘娘的坟堡旁栽了棵桂花树。说也巧奇,这棵桂花树长得根深叶茂,年年开花,飘香四方,流芳于凤凰山和五龙岗之间。

次妃赵氏安葬以后,潞王的妃嫔们甚为嫉妒,有个李妃为了自已死后和潞王合葬,便依仗权势,为潞王重新又修造了一座墓茔,建造的规模更大了,并在新坟的神道两侧,雕刻安放了仪仗石兽群。但此时明朝的江山已将崩溃,故后修的潞王坟,在建造结构、艺术造型和赵娘娘坟相比,大为逊色。

后来,农民起义军“小阎王”造反,曾路过此处,由于潞王与娘娘恶与善、丑与美的区别,故只放火烧了潞王坟的大殿和部分建筑,而对次妃赵娘娘坟茔,却未动一草一木。

相传,有一天,潞王和赵娘娘闲聊天,在谈了许多家务琐事后,忽而谈起死后的事来。潞王说:“我们大明的王子,都是在没死之前,先把坟墓修好,我也要着手修坟墓了。”

赵娘娘说:“你打算修个啥样呢?”潞王夸耀地说:“我打算照我皇帝哥哥的定陵那样修造。”谈着谈着俩人又抬起杠来了。

赵娘娘说:“你现在是个藩王,有权有势,尽做些伤天害理的事情,老百姓早就恨死了你,别看现在没人敢惹,你死了,日后总会有人扒你的墓,扬你的灰。”

潞王不在乎地说:“这个我不怕,墓坑深深的,全用石头砌起来,别想能扒得开。”

赵娘娘说:“那管个啥用。我死了可不愿意同你合葬,免得死后也不安宁。”这几句话一下把潞王惹恼了,俩眼一瞪说:“你活着,天天聒噪我,事事找别扭,处处不顺我的心。卫辉全城一夜之间全油成黑门,叫我找不到卖酒的,报不了仇;再说修望京楼吧,又叫你骗了,我站在楼上望不到北京,见不到皇宫,看不到皇娘。现在谈到修墓建坟,你又来成心找别扭,这还不够吗?死了不和你埋在一个墓坑里,想永远聒噪我,你也别想。”

就这样俩人谈僵了,击掌为定,建造两个墓区,东坟是潞王墓,西坟是次妃赵氏墓。两坟并列,到底没有合葬在一起。

据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神宗遣司礼监管文书,御马监太监全中谕记潞王碑载:“赵氏系圣母钦赐,随封之国,难拘常例,特允请追封尔为次妃,以彰朝廷笃念之意。”赵氏原为侍女,是死后追封为次妃的,所以有此破例葬制。潞简王死时,李氏尚在。以后去江南,死于何时,葬于何地,不可得知。即使李氏也长潞简王2岁,至顺治二年(1646年)朱常芳降清时也只70岁。有可能李氏去世时葬于浙江一带,未能与朱翊镠埋在一起。

(地名事务中心区划地名科供稿)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