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不久我市经开区久鼎文化产业公司箜篌制作总监鲁璐被中国乐器协会评选为全国乐器行业“六大器乐文化专家”之后,在近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19“中国民族乐器生产企业30强”“中国民族乐器十大企业家”“中国民族乐器十大制作师”“中国民乐十大改革家”等榜单中,除了大众耳熟能详的古筝、古琴、琵琶、二胡等乐器外,一件大有来头的小众乐器也随着“中国民乐十大改革家”之一的鲁璐女士而登榜,它的名字叫箜篌。
之所以说箜篌是小众乐器,是因为这一乐器目前的社会知名度较低,会演奏它的人也非常少。不过实际上,这件乐器却是大有来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拨弦乐器,起源于人类狩猎所用的弓,早在5000多年前便已经诞生。同时,它也是人类历史上传播最为广泛的乐器之一。在中国,它兴于汉盛于唐,在汉唐盛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殿堂级的乐器;在国外,它也同样传播广泛,至少有50多个国家都有其相关历史遗存。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其有不同的称呼,如英语系国家称其为harp,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竖琴。
作为“石破天惊”这样的中华成语的出处,箜篌在中国本应是家喻户晓。然而实际上,目前箜篌在中国的社会认知度并不高。这是因为,在清朝时它曾经一度失传,直到民国时才被重新复原出来。
“现代箜篌作为一件失传后新生的乐器,无论是它的双排弦还是它的转调功能,无论是它的宽广音域还是它可以实现的吟揉压颤,从最初乐器定义和定位上都有着超高的站位和思想,它不仅将中国多种民族弹拨乐的精萃集于一身,同时还兼容了西方竖琴的诸多优势。”荣登2019“中国民乐十大改革家”榜单的鲁璐女士在获奖感言中,对失传而又重生的现代箜篌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她还说,“现代箜篌经历了从民国至今一代代乐器制作家和演奏家的改革和打磨。可以说,我们是站在民乐前贤们的肩膀上让箜篌乐器更上一层楼。如今,一晃十几年过去,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当代多位呕心沥血为箜篌乐器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制作家、演奏家的共同努力下,箜篌的改革研发卓有成效,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而相应于乐器改革研发上的进展,我们注意到,箜篌近几年的发展的确如火如荼。在大众文娱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热播剧如《清平乐》《三生三世枕上书》《锦衣之下》等,都设计有箜篌相关剧情。在教育方面,已有中国音乐学院及其附中、中央音乐学院及其附中等近10所专业音乐院校开设了箜篌专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箜篌作为仅有的3件乐器之一登上了“中华文化”方阵彩车,其受到的认可和重视由此可见。
携箜篌登上彩车的,正是被评选为2019“中国民乐十大改革家”之一的鲁璐女士,她是推动箜篌艺术在新时代走向复兴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现年只有33岁的鲁璐,是户籍至今还在家乡的新乡人,也是我市最年轻的“文化代言人”、经开区的“形象大使”,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接见。其箜篌艺术之路更有着传奇的色彩。她高中时便独立撰写了20余万字的箜篌学术专著,时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的国乐泰斗朴东生先生以“震惊与赞佩”亲自为该书作序。高中时,她便担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并已经开始尝试对箜篌乐器进行改革研发。
2014年,鲁璐从中国音乐学院硕士毕业后,便开启了箜篌寻根之旅,沿着丝绸之路十次进疆,追寻箜篌的丝路印记,行程逾10万里。
鲁璐在2014APEC峰会、2018中非论坛峰会、2019北京世园会等多个国家级会议期间为中外领导人及夫人演出。她40余次登上央视舞台,在2019年央视跨年春晚、2020年中国文联春晚等大型舞台都有精彩展现。
如今,鲁璐是《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精品教材》1级~10级全级别执行主编,并担任天津大学、西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等多所学校的客座教授,更以对箜篌艺术的重要贡献被破格批准为国家副高级职称。
同时,鲁璐还是中国箜篌社会师资教育与发展体系的开创者,培养了社会箜篌师资600余名,遍及全国除西藏外所有省份。
为促进乐器改革研发,她在新乡经开区创建了世界首家箜篌博物馆。从世界范围内搜集整理近600幅古代箜篌遗图,并开启了复原仿制工程,已完成了其中100多件的复原仿制;对于现代箜篌,她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提升,已获得国家专利29项。
“乐器改革研发是一条艰辛之路,其个中滋味,只有付出者才能真正了解。在我设立于新乡经开区的久鼎箜篌创意产业园中,有一个专门的房间,里面珍存着一个个‘烈士’一般的试验品。这些试验品的身上有太多作为演奏者的执念。”鲁璐在谈及研发改革箜篌乐器的过程和初衷时如是说。作为一位经常携箜篌参加国家级重要活动,面对全世界进行演出的著名演奏家,鲁璐对所用乐器有着严苛的要求。因为在这些场合,箜篌代表的已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形象,而是国家的文化形象。所以,无论怎样要求尽善尽美,都是应有之义。
在中华民族一步步向伟大复兴道路前进的如今,中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弘扬也拥有了更重要的意义。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兴,国运兴。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而我们欣慰地看到,如箜篌这样的国粹艺术正在复兴,中华民族音乐正在迎来越来越宏伟的盛世华章。
(毛德胜郝志辉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