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殿芳
曹杰,既不是领导,也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说到他,不管同事,还是被服务的企业人员,都对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赞不绝口。作为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名科员,他始终坚守一线,成为环保执法队伍中一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见到曹杰时,他正和队员一起在现场排查污染源,烈日下,汗水从他黝黑的脸颊上滑落,用手背一擦继续工作。去年7月,他被任命为国控站点暗访调研组组长,从那时起,监测数据就是命令,哪里数据有问题,就向哪里出发,不管雨雪风霜。
近期臭氧突然升高,领导下了“死命令”:必须找到源头!臭氧的升高往往伴随着高温,他带领队员头顶着烈日每天对涉气排放行业进行多频次排查,汽修厂喷漆车间是否违规作业?工地外墙喷涂是否使用环保油漆?钢结构企业电焊是否开启烟气收纳净化装置?他们一家一家查,不能有半点儿马虎。有时遇到被查企业不理解,难听话张口即来,“我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检查”。
工作中,曹杰从不叫苦叫累,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是想方设法解决,完成任务是最终目的。今年清明节假期,曹杰带队在检查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时,循声追踪,发现卫滨区唐庄村公墓有人祭祀时燃放烟花爆竹。现场制止显然不合适,出于职业敏感,他们立即对公墓周边几十家商店逐一排查,一家暗中违规销售烟花爆竹的商店被抓了现行。切断了墓地附近烟花爆竹销售源头,墓地祭祀活动也安静下来。
曹杰“官儿”不大,责任心却很强。4月25日,我市启动大风扬尘预警。他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带队对全市建筑工地进行暗访调研,发现4家工地没有落实扬尘管控要求。他当场制止,并通知辖区责任单位立即派专人现场监督整改。为有效治理工地扬尘,曹杰坚持明查与暗查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昼查与夜查相结合等方式一抓到底,倒逼施工者严守环保“规矩”,取得了较好效果。
看见环境质量一天天变好,曹杰和队员感到了自己的辛苦没白费,很开心。但检测数据一“变脸”,他们立即绷紧了神经,像侦查员一样奔赴现场,深一脚浅一脚、一头汗一脸土,对每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细节进行检查。“这活儿并不好干,但我们绝不会退缩!”曹杰语调不高,但语气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