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和县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延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强化监督实效,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为推动延津县经济发展提供纪律保障。
完善机制,压实责任强化履职担当。县纪委监委成立加强监督检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以上率下,加强对监督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印发《贯彻落实全县优化营商环境会议部署任务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部署任务,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抓监督促履职,抓执纪强问责,抓教育常警示,以长效的机制保障该县企业营商环境的清朗。
严格督导,净化营商环境。县纪委监委持续发力,采用实地走访、明察暗访等监督模式,强化执纪问责力度。督促各责任单位履行主体责任,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任务,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整改。综合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在涉企管理服务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对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直查快办、领办督办、交叉办理;对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实施“一案双查”,从严追责问责。
舆论引导,推动监督转向换挡归位。印发《致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公开信》《致全县广大企业和工商户的公开信》,列出延津县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划出纪律底线,公开举报电话。建立常态化通报曝光机制,通过“清风延津”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等平台,对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强化警示教育,督促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改进工作。
目前,县纪委监委已对县区、乡镇的10余家企业开展走访,对1起影响和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以追责问责倒逼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有力促进了该县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高华华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