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先明文/图)4月26日上午,在位于获嘉县中和镇的市润辉生物科技发展公司现代化种植大棚内,一个简短的签约仪式正在进行——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农险)为该镇80万袋香菇开出食用菌收入保险保单(如图1),标志着我省首单香菇收入保险合同正式生效。
据中原农险获嘉县营销服务部经理曹慧娟介绍,目前,我省的小麦、花生、水稻等粮食作物,主要应用的农业保险险种为种植险,主要防范对象为“因灾减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作物尤其是特色农作物价格随供需关系变动不断调整,“丰产不丰收”的情况多次出现,对种植户造成了极大伤害。收入险可以被看作是农作物种植险的“升级版”,在关注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把农产品价格因素也纳入考量范围,确保种植户“稳赚不赔”。
获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全介绍,以这单香菇产业收入险为例,由获嘉县政府出资70%,合作社出资30%,农户用很少的钱就为80万袋香菇的生产划出一条“安全线”,风险保障高达440余万元。在此保单保期内,一旦因灾害造成大面积减产,或因市场行情不稳,造成平均每袋香菇收入不足,或者80万袋香菇的总收入不足440万元时,该保险单将自动生效,确保农民得到最低保障收益,以往“看天吃饭”,今后“旱涝保收”,确保菇农“稳赚不赔”,这对于该县降低市场对农业产业影响的意义重大。像这样的保单,在全省递交生效是首例,在全国范围内属于第二例。
中和镇党委书记李孟州告诉记者,大棚香菇亩产值在3万元以上,收入是传统农作物的十几倍。但香菇种植需要较高投入,也要承担较高风险,近年来,中和镇发展香菇大棚130个。现在有了食用菌收入险,菇农没有了后顾之忧,群众种植香菇的热情空前高涨,今年,中和镇香菇种植大棚有望达到500个。
在该镇小官庄村启程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内,数万朵香菇争相“开放”,人们择优采摘(如图2)。合作社负责人吴清宝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儿。他对记者说:“这种表面有裂缝的香菇属于优质品,每斤的批发价不会低于10元,现在出货肯定赚钱。如今,有了保险,就算市场行情有变,菇农也不用再担心,只要一心一意把香菇质量和产量搞上去就行了。”
中原农险相关负责人说,发展特色农业,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中原农险将在全省全面推广香菇产业收入险,并逐步探索开发其他特色农业收入险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保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