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获嘉县照镜镇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五治融合”为主线,以共建共享为重点,着力破解“工作谁来干、矛盾如何解、动力怎样挖、经费哪里来”四个核心问题,夯实基层治理基础,维护了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近年来,全镇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发生,连续3年无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非访案件,先后被授予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及平安建设先进乡镇、信访工作“四无”乡镇等荣誉称号。
强化党建引领,着力破解“工作谁来干”的难题
照镜镇从三个方面入手,重点解决了乡村治理“工作谁来干”的问题。一是选好带头人。严格落实市委“五个一批”要求,按照法定程序,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能干事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通过定期开办党支部书记“微讲堂”、开展“逐村观摩”和“五星”党支部创建活动,强化农村党支部书记管理工作。同时,成立了乡土人才办公室和党支部,将一批优秀退伍军人、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等群体纳入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库,加强日常管理,定向重点培养。目前,全镇已建立了526人的人才队伍,优选了58名后备干部,进一步充实了村级班子。二是织好平安网。在原有综治网格体系的基础上,推行“多网融合、一网统筹”管理模式,进一步健全了三级、四级以及微网格机制,建立了自上而下、自
下而上的管理体系。目前,三级网格长17人、副网格长37人、四级网格长73人、微网格员479人。此举进一步拓宽了网格职能,在以往矛盾纠纷排查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职能,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乡村治理平安网。三是筑牢法治根基。持续推进“一村一警一律师”制度,全镇共聘任辅警17名,聘请律师3名,全部挂牌公示,职责量化,既开展普法下乡、送法上门活动,又主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让“有事找律师”成为常态,筑牢法治根基。
坚持多元化解,着力破解“矛盾如何解”的难题
照镜镇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打造“大综治”“大信访”工作格局,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苗头。一是定期排查机制。借助“三级网格”管理,坚持全镇每半月排查一次,各村每周排查一次,并逐一建立台账,确保矛盾早发现、早化解。二是逐级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优势,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为各村配备了36名调解员;为镇矛盾调解中心配备了2名专职调解员,尤其是注重发挥乡镇司法所、综治中心和矛盾调解中心的职能作用,逐级负责信访案件的处理和矛盾纠纷的化解,跟踪落实办案结果。三是协调联动机制。对于本级调解不成的、上级部门受理的各类案件,与县矛盾调解中心、诉调对接中心等部门紧密配合、
协调联动,及时上报办理情况,形成化解矛盾的强大合力。四是考核回访机制。坚持一季一考评、一季一回访,采取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随机抽查了解调解进展和结果。经当事人确认后,对每起案件按照疑难程度分别给予调解员50元~200元不等的奖励,切实增强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调解的满意度。自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全镇共调处矛盾纠纷407起,无一起反弹,无一起民转刑、民转访,收到当事人赠送的锦旗16面,1名调解员被评为全国模范调解员,相关经验做法先后被中央、省、市相关部门推广,《法制日报》《光明日报》、央广网等中央级媒体也分别进行了宣传报道,有事找矛盾调解中心的乡村治理氛围日益浓厚。
推进共建共享,着力破解“动力怎样挖”的难题
照镜镇搭建“三个平台”,构建“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工作格局,充分激发了乡村治理动力。一是用传统美德树新风。按照县委安排,开展了“寻家史、立家训、传家风”和“新农村、新生活、新女性和美德、美家、美行、美颜”等专题活动,通过好媳妇、好婆婆的评选,激发家庭细胞活力,汇聚了向美向善的正能量。二是用幸福积分添激情。在全县率先开展了幸福积分管理工作,并进一步完善了幸福积分管理机制,新的管理模式在全县推广。目前,该镇共举办集中发放仪式12场,发放积分9.897万
分,充分激发了群众的向善本能,提升了社会治理绩效,《河南日报》等媒体对该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三是用平安创建挖潜能。严格落实县委奖励政策,新创平安优秀村4个,先后对10个县级优秀平安村进行了表彰奖励,共向784名7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奖励9.408万元。2019年,该镇全年无一起赴京、赴省上访的事件发生,并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镇。
借助产权改革,着力破解“经费如何来”的难题
照镜镇从两个方面破解乡村治理中的经费难题。在明晰集体产权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党员干部带头、乡贤说服引导、村民公开评议、依法依规处理等综合措施,清理农村不合理合同30多份,每年可为农村集体增收200余万元。主动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资产盘活、村企共建、土地统筹经营等多种壮大集体经济新模式,充分激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发展了农村集体经济,有效破解了农村干部“无钱办事”的难题。近年来,镇村两级先后投入300余万元,不断强化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高标准建设了镇、村综合治理中心,购置了4辆专用巡逻车辆,配置了巡逻装备,建成了镇视频监控中心和17个村级监控平台,共安装高清摄像头194个,实现了镇村两级综合治理中心和视频监控全覆盖。
(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