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全面提升人居环境“美丽指数”,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延津县石婆固镇党委、政府在真抓上下真功、在实效上出实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通过示范带动、点面结合,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向纵深发展。如今,全镇27个行政村比着干、赛着干,掀起了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关辛庄村内有一片荒坑,一到夏天蚊蝇乱飞,脏乱差的荒坑既影响了村容村貌,又浪费了村集体资源。如何将荒置的资源变废为宝,关辛庄村转变思路、大胆创新,利用南分干河水能够引流过去这一优势,将荒坑改造成了集养殖、垂钓于一体的特色垂钓园。老仪门村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村委会后面的小树林荒草丛生,有人在里面放羊,有人往里面扔垃圾,味道刺鼻难闻,附近的村民苦不堪言。老仪门村“两委”干部经过认真讨论后决定将荒废的小树林改造成休闲广场。这一想法得到了村民的拥护,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群众主动参与。经过人居环境治理后的关辛庄村变美了,村民心里舒畅了,生活质量提高了,随之而来的则是社会风气明显改善,村民精神文明风貌得到提升。
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小渭村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集中各方面力量全力推进环境整治工作,村内铺设污水管网,彻底根治生活污水排放难、处理难的问题。经过一番努力,陈年垃圾、卫生死角逐渐消失,街道整洁、干净卫生的宜居环境正在逐步显现。
“以前这条路只有3.5米,车辆进出很不方便,现在改造成了7米,道路宽了,路面干净了,交通也便利了。”如今,走在关辛庄村,处处能看见村民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关辛庄村村委会门前的道路是出入村子的主要通道,也是关辛庄村的“脸面”。这条道路本来就窄,加上村民在道路两侧私搭乱建旱厕、厨房、菜园,给村民出行造成了不便,群众对道路改造的呼声很高。村“两委”干部广泛听取民意,推翻了占据道路两侧的旱厕、厨房、菜园,又将原有的路面加宽,并重新进行了绿化。(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