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2月3日 星期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本报记者贾智勇

供水:让群众用上安全水

“增加设备设施巡检次数,备足生产药剂,加强生产场所消毒,确保水厂安全生产。”新乡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维修师张庆华说,在这个特殊时刻,他必须带头上,因为他是一名党员。

在疫情面前,该公司有很多像张庆华一样的供水人,他们在抢修现场,为早一刻让百姓用水,日夜奋战;在保障后方,做消杀,发口罩,做好防护,他们默默奉献,彰显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战疫情,保供水,逆风而行。

该公司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水厂、抢修、调度“供水保障组”,全面开展自我排查及水质防控双向监管,有效落实疫情防控。

这几天,新乡首创水务党委书记杨德富再三要求巡查人员,加强对市区各医院等重点保障区域周边供水设施的巡查力度,全面排查各类隐患。

连日来,该公司全面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机制,供水热线24小时在线服务,供水巡查、探漏和维修人员24小时待命,接到市民故障报修等信息后,立即出动,快速处置。同时,为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通过微信公众号、营业窗口张贴告示的方式,建议用户通过微信、支付宝、网上银行等渠道完成水费缴纳和查询。

公交:一如既往地坚守

除夕年夜饭,66路车长杨胜亮已经错过了好几年。

今年除夕晚饭时间,杨胜亮还是在车上度过的。因为疫情,原本重点线路的66路一趟下来不足10人乘坐,但杨胜亮依然坚持每趟清扫和消毒。

近7个小时,杨胜亮所驾驶的66路公交车终于跑完了最后一趟,抵达高铁场站。打扫完卫生,检查完车辆设施,给座椅、扶手、驾驶室等部位消完毒,杨胜亮才离开场站回家。

杨胜亮不孤独,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党员和线路长带头,在阖家团圆避疫过节时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为最大限度遏制病毒传播渠道,市公交集团所有运营车辆“一日两消毒、一趟一通风”。公交人对途经新乡火车站、高铁新乡东站等客流密集区的公交线路增加消毒频次,设置消毒台账和车长体温台账,严格记录消毒频次和力度。在保证新乡火车站至高铁新乡东站、市区主干线线路运营的基础上,调减市区公交线路班次和间隔。暂停线路47条,减车、减趟线路31条。减少人员流动和近距离接触,既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又保障市民基本出行服务。

高铁:疫情不去不下岗

“李杰,36.5℃,体温正常,可以返岗!”

在高铁新乡东站有一位特殊的“新郎”,主动放弃婚假,连日来一直坚守在战“疫”前线。

车站人口流动性大,是此次疫情的重点防护区域。京广高铁线横穿湖北省及武汉市,高铁新乡东站是该线路上重要站点之一,疫情防控任务重。

“注意做好防范,路上一定要戴好口罩。”站台上,一位旅客的口罩掉在地上污损了。李杰随即掏出自己备用的新口罩。

1月22日以来,李杰主动返岗后,和同事们一起认真干好站内接车等各项工作,时刻提醒旅客注意候车安全,提示旅客必须戴好口罩。

“大是大非面前要有自己坚定不移的立场和勇于奉献的情怀,这次返岗决定他们非常理解和支持。”李杰说,父亲、妻子等家人非常支持他的做法,他会和同事们一起坚守至疫情结束再歇婚假。

春运返程即将到来,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在这场战“疫”面前,我市铁路干部职工不惧艰难、逆流而上、默默奉献,守护着旅客的健康安全,确保南北大动脉畅通。

环卫:让城市干净运转

“我们这个岗位不能停,别说一天,一趟不运都不行。”戴着口罩、驾驶着垃圾清运车,常旭东几天来往返于市区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之间已经记不清多少趟了。

连日来,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市环卫处700余名干部职工坚守一线,各项环卫作业和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确保了城市垃圾及时清运、居民生活和城市运转正常。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市环卫处购置消毒剂对所属垃圾处理场、53座生活垃圾中转站、270座市管公厕、办公区域、环卫作业车辆和设施设备以及所属路段果皮箱等部位进行消毒消杀,尤其对医院、高铁站和火车站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周边加大环卫设施消毒消杀力度;加大所属道路清扫保洁力度,每天平均出动道路保洁员200余名、出动洗扫车和水车26台次,确保了所辖道路的干净整洁;加大垃圾中转清运力度,合理调配生活垃圾清运车辆,每天平均清运生活垃圾86台次,确保了市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强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作业管理,每天平均处理生活垃圾约1300吨,对填埋区作业面及时进行黄土覆盖,保障了市区生活垃圾能够及时进场处理。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