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一派繁忙。“再忙也不能忘记咱们帮扶脱贫的辉县市深山区羊郊村的老百姓,再忙也要去看看摘帽后那些脱贫户的生活到底怎么样”成了水利人的心愿和牵挂。
日前,市水利局局长郭新杰等领导班子成员带着近2500公斤粮油来到辉县市深山区羊郊村,对50户贫困户、边缘户进行慰问走访,访“贫”问“固”。既看眼下的真实生活现状,又看摘掉贫困帽子之后的巩固完善情况;既问过年缺啥少啥,又问年后如何发展大干;既听他们对市水利局和驻村工作队的评价,又听他们脱贫后的呼声和需求。
位于太行山区、自然条件较差的羊郊村,属于省级重点贫困村。耕地面积少,土地瘠薄,人均水浇地只有0.5亩,全部都是小块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种植结构单一,因干旱缺水,大多数村民每年只种一季,村里
又没集体产业,经济基础脆弱。全村1500多口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除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外,剩下的多为老弱病残人口。
面对这样一个省级贫困村,市水利局党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局领导为主任的扶贫办,派出了过硬的驻村工作队,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创新多种方式,凝心聚力脱贫攻坚。他们不讲分内和分外,不分机关和乡村,不管节日和平时,以不忘初心担使命的实际行动,把“坚决打好脱贫攻坚”的誓言落在了实处。通过政策扶贫、产业扶贫、创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金融扶贫、搬迁扶贫、励志扶贫,大办实事好事,全面改变面貌,于2018年年底使羊郊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全村25家贫困户中有14户脱贫摘帽。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
摘监管、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的谆谆教导,在“三落实”“三清零”“三精准”上下功夫,在摘帽后如何巩固、完善、发展、提升上用力气,在帮扶脱贫、实现小康的高质量上做文章。2019年,又有5户摘掉了贫困帽子,羊郊村的贫困发生率降至0.8%,人均收入1.3万元,村集体收入9万元,该村也被评为辉县市文明村、新乡市脱贫攻坚先进村,该村党支部还被评为辉县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贫困村的帽子摘了,贫困户越来越少了,是否贫困问题就彻底解决了?脱贫后,要求抓好巩固提高工作的部署落实得怎么样?这是郭新杰最为关心牵挂的又一问题。他节前来到村里和领导班子成员除走街入户慰问,更多地是了解贫困村摘帽后的生活现状、巩固情况、面临困难和意见建议。当他们得知全村还未脱贫的6户贫困户情况特殊、脱贫难度较大时,
当场研究了具体对策,决定加大力度、多策并举,用特殊方法破解特殊问题。另外,针对个别脱贫户和生活困难边缘户还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和懒惰习惯,商量了加强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办法。郭新杰在这个村结对帮扶的3户均已摘帽脱贫。他来到其中一户常长山家,摸摸烟筒热不热,看看被褥厚不厚,查查水管冻不冻,和老两口聊个不够。76岁的老常有个儿子,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刑,儿媳和孙女在城里租房打工,孙子在城里就读,虽然在家的老两口体弱多病,但他们最揪心的还是儿孙们咋过。当郭新杰得知老常的儿子已经刑满出狱并做了阑尾炎手术后,决定帮老常的儿子找份工作,以增加这位脱贫户的家庭收入,使老百姓真正既从名义上脱贫又从实际上生活幸福。
(毛德胜 乔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