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殿芳)我市水环境治理从“五湖四河两渠”上升到“四水一核系七星,多库众湖伴六廊”的河湖连通格局,吸引了全市群众的目光。为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去年以来,我市狠抓污水处理厂和截污管道建设,硬件设施的改善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去年,我市相继建成投运了市东部污水处理厂、小尚庄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新乡县翟坡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7万吨/日,有效解决了卫河流域污水溢流问题。获嘉县同盟污水处理厂扩建(3万吨/日)、新乡县大召营污水处理厂(5000吨/日)已经建成运行;新乡县综合污水处理厂(15万吨/日)、牧野区化学与物理园区污水处理厂(5000吨/日)、卫辉市德胜桥污水处理厂(5000吨/日)正在建设。
与此同时,对现有城镇(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今年年底完成改造任务后,全部达到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优于国家要求的一级A最高排放标准。
在污雨水管网建设方面,市区新建排水管网5.4千米,完成市区7条斜沟综合整治任务,市区新城区(牧野大道以东)498处污雨混流点改造任务已完成,增设5处截污闸门和3处提升泵站,实现了市区4座污水处理厂收水管网互联互通、污水均衡配置,全市8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