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12月25日 星期

做好脱攻坚试卷中农 贫村安全饮水这道题


郭新杰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农村饮水安全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是精准脱贫攻坚战中“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离开饮水安全这个基础,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十一五”以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我市先后完成了20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在具体工程建设中,通过实施小型水厂、单村或联村供水站、延伸城市管网等工程型式,共解决了3500多个行政村404万农村居民及农村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项目涉及14个县(市)、区,累计完成投资13.12亿元。

进入“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勇于探索,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在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时,主要目标放在了解决贫困群众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上。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规模和质量的同时,致力于加强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管护责任的落实,加强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充分发挥已建工程效益,综合采取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方式,统筹解决部分地方存在的工程标准低、规模小、工程老化失修以及水污染、水源变化等原因出现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随着一批又一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全市农村饮水安全设施不断完善,群众饮水条件显著改善,截至目前,我市农村集中供水率已达到94.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94.3%。农村安全水,滴滴润民心。

我市坚持高质量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主要呈现出以下5个特点:

工程建设规模化

少花钱,喝好水,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一样的便利供水服务,一直是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重点工作。而规模化集中供水则具有供水保证率高、水质达标率高、管理成本低的优点。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农村饮水安全规模化建设,在充分满足农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逐步打破乡镇行政区域界限,实施了串乡联镇集中供水工程,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原阳县齐街供水厂位于齐街乡高寨村,水厂占地面积3335平方米,水厂仅有管理人员6人,设计总供水能力3290.5m3/日,供水范围覆盖35个行政村37103人。水厂建有应急抢修队伍,支管问题8小时内解决,干管问题24小时内解决,每个管辖的村庄都喷有《水厂服务热线》和供水服务《明白卡》,服务热线24小时开机,群众反映供水服务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群众满意度很高。

截至2019年12月,我市共建成千吨万人以上水厂79处,覆盖人口187万人,千人以上万人以下水厂723处,覆盖人口197万人。得益于这些规模化供水工程的建成,方便卫生的水通到农民家里,全天24小时不间断,农民的居家生活条件大大改观,农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台阶。

经营运行市场化

多年前,市水利局就提出过“要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构想。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在全市建立了有偿用水机制。开展了水费收缴工作,并通过水费提留工程大修基金等方法破除了资金瓶颈,解决了工程维修养护及设备更新等更新,让农民用上了“放心水”交出了“明白费”。目前,全市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收费处数占83%,水费收缴率达到85%。下步,我市将加大水费收缴工作推进力度,到2021年年底,农村供水工程全面收费,水费收缴率要达到95%以上,保障工程长效运行。

饮水质量标准化

目前,我市各县(市)均由中央投资建立了水质检测中心。水利部门认真履职督查,各水质检测中心严格按照要求的频次(每季度一次),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发现问题按照管理权限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同时,积极做好整改工作,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水质达标。

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各县(市)、区注重规范水质消毒净化处理,千吨万人规模以上的供水工程全部安装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设备,配备有水质化验室及专门的水质检验员,认真开展水质常规9项指标每日检验,并做好记录,保障供水水质安全。

日常管理规范化

农村饮水工程“三分建,七分管”。为做好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原阳县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成立了原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心,管理中心与各供水工程管理人员签订经营管理权承包合同,责任落实到人。各项规章制度上墙,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执行。

为解决饮水工程运行中遇到的各项问题,保障饮水工程长效运行,市水利局指导全市各县(市)、区自查认真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个责任”,即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县级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和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建立了“三项制度”,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

发展目标一体化

如何实现“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一样的便利供水服务”的目标,其中关键一招就是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打破行政规划边界和城镇乡村界线,逐步实现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一体化供水。卫辉市较早规划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城乡一体化,截至2019年,卫辉市的城市供水管网已覆盖城郊乡、汲水镇、庞寨乡、李源屯镇、上乐村镇、后河镇、柳庄乡、孙杏村镇、唐庄镇、顿坊店乡、安都乡、太公镇等12个乡镇138个行政村,受益人口21.12万人,水厂最远供水距离达到35公里。目前,卫辉市城乡一体化供水人口覆盖率达到50%,实现了“同网、同质、同价、同管理”的供水管理目标。在打破行政规划边界供水方面,辉县市胡桥办事处南观营水厂走在了前列。这个水厂打破行政界线,向凤泉区大块镇块村营村供水,实现了区域一体化。

下一步,我市将因地制宜加快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打破县、乡、村行政界限,充分挖掘城镇自来水厂供水潜力,推动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农村饮水工程良性运行,进一步提升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同时,以县(市)、区为单元,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引水、制水、用水的全过程实时监测。

无论是平坦地带,还是山区丘陵,安全水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平稳有序,一幅幅人水和谐的田园生活场景让城里人羡慕。村民正在享受着一处处农村饮水工程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作者系新乡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