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延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苌群艺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是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是必须做好的政治任务。按照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开展专项整治的相关要求,在县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领导下,县纪委监委牵头成立专项整治组,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统筹协调、严督实导、瞄准靶心、持续发力,坚守初心勇担当,牢记使命敢作为,确保专项整治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一、建立健全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做到“五个把握”。一是把握一个基础,即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项整治组,细化责任,明确到人,对牵头单位“一对一”对接督导;二是把握一个定位,即专项整治组起到督促协调、统筹推进的作用,重在“督”字,适时开展督导调研;三是把握一个总要求,即项目化推进,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问题解决到位“三个到位”;四是把握一个责任,即牵头部门及其配合单位的主体责任;五是把握一个关键,即专项整治组要认真谋划推进工作的方式,建立健全公开机制、例会机制、通报机制、督导机制、群众评价机制“五项机制”。
坚持分类指导。专项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专项整治中的问题在不同层级和领域也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因此需因地制宜、科学安排,防止出现“一刀切”“一锅煮”现象。延津县在横向上加强协调配合,各牵头单位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牵好头、抓好总,各责任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在纵向上实现贯通联动,各牵头单位与乡镇(街道)之间加强沟通,县直单位主动认领“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和单靠基层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到衔接顺畅、上下贯通、形成工作“回路”;在层级上强化分类指导,实施分层级指导、分类别实施、分领域推进,做到既统一推进,又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推动专项整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高质量全覆盖。
开展督导调研。坚持以督导“把脉”,以调研解题。县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及时开展督导调研,梳理专项整治进展情况、整改结果及存在的问题,把专项整治往深里抓、往实里做。县委办每月不定时深入乡镇及相关县直单位,通过采集数据、收集资料、走访摸底、现场指导等方式,了解掌握基层减负工作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排查并解决问题;县纪委监委分别到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扶贫办、县卫健委等10家单位,通过查阅资料、查看台账、个别谈话等方式,就“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进行督导调研,确保整治
措施落实落地;县委组织部抽调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等有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县级评估验收组,对整治“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成效进行逐村评估、逐项验收,以督导推质效,以调研促提升。
二、强化执纪问责,发挥纪律保障
加大查处力度,形成有力震慑。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管党治党的政治机关,充分履行职责使命,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问题,为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今年以来,全县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9起,党纪政务处分20人;查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5起,党纪政务处分6人。专项整治开展以来,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1期1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1期3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2期10起,为专项整治开展营造了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深化以案促改,强化警示教育。县纪委监委分别于11月4日、11月5日在县农业农村局、县医保局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由涉案人进行检讨发言,并通报了我县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职务违法问题典型案例。通过“以案促改”,党员干部纪法意识不断强化,巩固治标成效,有力促进治本,达到了以案例明纪法、以案例促整治的目的。
加强廉政建设,凸显文化引领。县纪委监委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我与延津纪检监察”征文征物图片展,将征文征物图片展和廉政教育基地作为主题教育大课堂,组织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党员干部参观学习,进一步强化廉政意识。充分利用廉政教育平台,使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感触、受教育,通过参观学习,把学和做结合起来,查和改贯通起来,武装头脑、坚定信念,在清风中浸润初心,增强勇担使命的责任感,为专项整治打造良好环境。
三、聚焦民生领域,强化实效保障
“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让群众生活好起来。延津县把“守初心、担使命”付之于解决群众诉求的实际行动,以初心暖民心,聚焦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以前没有自来水的时候,喝的水都是泛黄的,洗衣服得一桶桶地提水再一桶桶地倒水。现在好了,村里通了自来水,家里换上了全自动洗衣机,再也不用像以前那么费劲了,喝的水也健康了”,东屯镇常堡村的村民这样说。专项整治开展以来,累计解决25处水质不达标问题和3个行政村的通水问题,让更多的村民喝上了放心水;为减轻群众就医经济负担,全县32家
医疗机构已经全部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为111名贫困人口办理了慢性病卡;市级6家医院共61人支援7家县级医疗机构,县人民医院、中医院8名医师支援4家乡镇卫生院,有效提升了全县医疗水平;完成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7.3公里、村道改建6公里,有效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查,完成13个乡镇(街道)339个村清产核资工作,完成成员身份界定47万余人。通过专项整治,贫困村通上了自来水,贫困户住上了安全房,村里公路好了,村民心情畅了,老百姓对主题教育成效的认可度更高了,党群干群关系更融洽了。
“规范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整治”,让乡村振兴快起来。一直以来,农村普遍存在着集体经济合同不规范、不完善问题,为加速乡村经济振兴,严防集体资产流失,此次专项整治中,延津县委下决心解决此问题,大刀阔斧开展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行动。通过排查,确定需规范合同4000余份,涉及土地4万余亩、房屋700余间、仓库7200余平方米、固定资产10处、河堤10余千米。目前,已完成110个村合同规范工作,规范旧合同1300余份,新增合同270余份,村集体增收1110余万元。村集体有了资金,许多为民谋利的想法得以实现。如,塔铺街道太平庄村、通郭村,利用村集体增收的资金对村内待修缮的土路进行铺设,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畅通农村生鲜蔬菜运输“脉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为扩大整治成果,县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补充通知,将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及其二级机构国有或集体资产、资源等经济合同纳入整治范围,进一步拓展整改成效。
“拆违治乱专项整治”,让城乡面貌新起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事关群众幸福指数、事关百姓生活质量。为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延津县开展“拆违治乱”专项行动。县城区累计拆除违章建筑25处,清理店外经营1450余起、占道经营1000余起,清理道路两侧杂物1200余处、违规广告乱贴乱画等850余处、乱停乱放500余次,治理乱扯乱挂750余起,对禁养区内的4家养殖户下达了没收行政处罚决定,依法拆除了平原路东移2000余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县交通运输局、县公路局整改非公路标志牌105处,新增更新标牌47块,治理违章建筑6处、占道经营20起,施画公路标线3160平方米,取缔加水点16处,修复公路坑槽2280平方米、沉陷341平方米、水毁64立方米。各乡镇同步开展“拆违治乱”行动,取得了显著效果。拆除了沿街的违章建筑,使路面更宽了、街道更净了,上下学的高峰期再也不堵了,接送孩子更方便了,得到了老百姓一致好
评。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增强了全县环境吸引力、区域竞争力和人民幸福感,显著提升了城乡环境品质。
下一步,延津县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盯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
心事、揪心事,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及时将专项整治中成熟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以制度保长效、以制度促发展,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发展更有力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民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