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新乡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8月23日 星期

“爱心粥屋”情暖环卫工人


□本报记者 李超

8月22日早上6时20分,卫辉市环卫工人赵老汉在结束了清扫道路的任务后,照例和众多环卫工人结伴来到了卫辉市学院西路的“爱心粥屋”。香喷喷的炒南瓜、热乎乎的馒头、香甜的南瓜大米粥,已经摆在桌子上,就等环卫工人入席开饭了。而支撑环卫工人免费享用早餐的是卫辉市来自各行各业默默无闻的爱心志愿者。

赵老汉今年67岁,干环卫工作已有6年时间了。“越来越感受到社会对环卫工人的关爱。”“5年前,‘中国好人’史春荣开了一家‘爱心粥屋’,每天早上能让附近的四五十名环卫工人免费吃上早餐。我们干活的地方距离‘爱心粥屋’挺远,真羡慕他们。”赵老汉说。他家也不缺早上一碗稀饭、几个馒头和小菜,但免费早餐给大伙儿带来的是关爱、是尊敬,也让环卫工人有了做人的尊严。

学院西路的“爱心粥屋”作为卫辉市第三家“爱心粥屋”刚开业一个多月时间,就吸引了众多志愿者前来帮忙。这些来“爱心粥屋”帮忙的志愿者很多人都是自带米、面和蔬菜,这让开办这家“爱心粥屋”的负责人姚明友心里暖洋洋的。姚明友在学院西路开了一家生活超市,他特意腾出来该超市的一间门面房作为“爱心粥屋”。“这都是受史春荣老师的影响。”姚明友向记者谈起开办“爱心粥屋”的初衷时说。他作为史春荣“爱心粥屋”的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活动中,深受史春荣的熏陶。

韩景胜是一名民警,他每天早晨5时前就赶到“爱心粥屋”淘米、熬粥、洗菜、切菜、炒菜,样样拿手,用自己的行动奉献着爱心。李文艳是卫辉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职工,她不仅来“爱心粥屋”帮忙,还自带米、面、菜。她说:“每个人都拿来一点点,汇到一起就不得了了,这个爱心活动就能持久开展下去。”像韩景胜、李文艳这样的志愿者,学院西路的“爱心粥屋”每天都有20多名。

姚明友起先觉得自己有开办“爱心粥屋”的基础和实力,但后来发现,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真是太多了,“爱心粥屋”就成了一个平台,一个将老百姓朴素的情怀聚集在一起的地方。

传承雷锋精神,同心共筑中国梦。一碗爱心粥,情暖他人心。在古城卫辉市,这样的凡人善举越来越多:他们不计名利,不图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助推了卫辉市文明、和谐、有序的发展。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