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保军
庞桂芝,女,197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市中心血站血型参比室主任、输血副主任技师,兼任河南省医院协会委员、市医学会检验学专业委员。从部队光荣退役后,她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诚履行职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赞誉。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新乡市“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称号。她领导的科室研究了5项科研成果,其中,两项获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获新乡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年3月,正值豆蔻年华的庞桂芝,毅然放下被父母宠爱的舒适生活,怀着对军营的无限热爱和对军人的崇敬之情,背起行囊,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女兵。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军127师的一名卫生兵,她立足本职岗位,为作好输液扎针,练绝技,创新路,经常拿自己的双手练习,一个科目就练习上百遍、上千遍,直到做得快、准、牢、轻、细。她娴熟的操作技能赢得了患者和首长的一致好评。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班长,1993年,她光荣地荣立了个人二等功。几年的军旅生涯,在她心里播下了坚韧的种子和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信念;挥汗如雨的训练、流血流汗的拼搏,她始终咬牙坚持,默默付出,把美好青春都写进了光荣的军旅故事。
专注科研不止步硕果飘香显担当
庞桂芝1996年12月光荣退役,被安置在市中心血站。她认为,“干一
行就要爱一行,干什么都要干出个样子来”,没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为人民服务只能是纸上谈兵。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她一有机会就钻研输血技术工作,先后赴上海市血液中心、北京血液中心等地,参加免疫血液学初高级进修班、血小板免疫血液学进修班等,很快在疑难血型的鉴定、红细胞抗体特异性鉴定、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测、疑难血型的配血、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血等血型血清学技术上成为行家里手,并担任了各县级供血库血型血清学技术培训教师,先后对本地区32家医疗机构进行培训达2000余人次。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医学核心期刊刊出十余篇,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新乡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在对《新乡地区ABO以外抗体筛查研究》基础上,建立我市稀有血型库,解决了本地区稀有血型的输血难题;在对《新生儿溶血病母血免疫性抗体与临床发病的关系》的分析上,为本市孕妇产前预测新生儿溶血病及产后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在为新生儿换血提供相配合的血液,减少脑瘫并发症和《新乡地区献血者HLA基因分型资
料库为临床提供配合性血小板抗原》等研究方面,组建了新乡地区血小板献血者基因分型资料库,向临床提供了匹配的血小板,提高了患者的输注疗效,为市中心血站赢得了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在本地区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她领导的科室研究了5项科研成果,其中,两项荣获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荣获新乡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市中心血站在输血科研工作上零的突破。
身体力行树榜样一颗诚心为人民
她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修养,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时刻注意加强自身修养,真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帮贫助困活动。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的同时,她始终严格要求科里其他同志,做到勤政、廉政、优政,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平时工作中,她平易近人,团结同志,主动帮助她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与同志们交往中,以一颗诚心赢得了同志们理解和尊重,相处得十分融洽。由于多年养成的习惯,她上班总是提前到达;生了小病,总是带病坚持工作,没有因此影响工作。她就是这样,像一头不知疲倦的牛,以强烈的事业心,一心扑在工作上。她深知输血安全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
解决疑难配血及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与换血前的血液选择,避免了许多医患矛盾与纠纷,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获得了6面锦旗及多封表扬信。为全市医疗机构输血技术提供24小时业务咨询服务,疑难配血随叫随到,并培训了100余名上站进修血型血清学技术人员,进一步提高了临床输血技术水平,为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提供了有力保障。
卫生系统内的同志都知道庞桂芝是业务能手、敬业的典范,她所经历的工作岗位的同志公认她是爱岗敬业的“工作狂”。如此口碑何所得?用她自己的话说:“党组织把我安排在血型参比室这个岗位上,我就要全力以赴,尽忠职守。”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跨进市中心血站的门槛,无论在哪个岗位,做什么工作,她都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对于面广量大的工作,她经常加班,挑灯夜战。由于忙于工作,她很少享受过公休假待遇,而且工作加班更是很平常的事儿。家庭诚可贵,事业价更高。作为女人和军人的妻子,她有家务需要料理;作为母亲,年幼的儿子需要呵护。她顾全大局,把对家庭的依恋、对爱人的深情、对儿子的深爱,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她认为,人是需要有点儿精神的。在事业和家庭的天平上,她把情感倾向了前者。由于忘我工作和负重拼搏的模范带头作用,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她先后被评为新乡市青年岗位能手、新乡市优秀科技专家、新乡市医德标兵、新乡市卫生计生时代人物、全国输血医学人才、新乡市“好军嫂”、新乡市先进工作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