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明哲
去年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画好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着力深化平安新乡建设,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全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打防结合治安稳定
“谢谢你们这么快帮我追回了物品,虽然价值数额不算大,可我的心里格外踏实。”前段时间,在卫辉市举行的一场退赃大会上,徐先生顺利领回自己被盗的摩托车后激动地对民警说道。据悉,自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平安守护”“雷霆行动”等系列专项行动以来,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类犯罪,打击效能保持高位提升,公安机关破案率、打击处理率动态保持全省前3位。2018年,全市公安机关共立各类刑事案件2.95万起、盗抢骗案件2.3万起,同比分别下降19.43%、20.95%;市区刑事警情7403起,同比下降30.7%。一批重大案件被先后破获,“2017·12·08”特大网络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系列案、“10·20”“12·12”污染环境案被成功侦破,摧毁一个跨15省30余市、成员达4万余人、涉案资金3.59亿元的特大传销类涉恶犯罪团伙。在2018年全省公众安全感指数调查中,我市排名全省第8位,较上年提升两个位次。
维护治安稳定,减少刑事犯罪,不但要打,更要立足于防。为此,我市把“雪亮工程”全覆盖建设列为2018年度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出台《新乡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十三五”规划方案》,制定《新乡市乡镇(街道)视频监控全覆盖建设标准(试行)》。全市“雪亮工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9.7亿元,新建高清枪机探头20823个,高清球机探头2404个,新建县、乡两级视频监控平台135个,新建村(社区)监控平台962个,接入市公安局视频监控联网平台7134路,全市基本实现了社会面防控“全网共享、全时可用、鼠标巡逻、探头站岗”的工作目标。同时,组建起了专职巡防队。在县(市)、区和乡(镇)、办,以及村(社区)设置巡防点5000余个,全市形成了“乡乡有组织、村村有队伍、户户有人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巡防格局。持续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全市动态排查,确定重点地区46个,按照一个乱点“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名领导、一整到底”的工作要求,整治到位46个,整治率达100%。
扫黑除恶重拳出击
黑恶不除,百姓难安。在市牧野区法院,随着庄严的法槌敲下,一个涉恶团伙依法受到严惩。郭某等人利用家族势力,长期把持、控制基层政权,多次纠集人员,对他人进行滋扰、纠缠,社会影响恶劣。郭某最终被判处十四年零四个月的重刑,这让不少基层群众和党员拍手称快。“黑恶势力被打掉,毒瘤被铲除,基层组织风清气正,群众对乡村振兴更有信心了。”观看庭审后一名老党员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为有效打击黑恶势力,我市开展了“六个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把打击、整治重点瞄准非法讨债、非法占
地拆迁、非法垄断售卖、非法垄断运输、非法强揽工程、娱乐服务场所“黄赌毒”六个方面。创新“两看一出、两个说清楚”工作机制,即看涉黑涉恶案件笔录,看办案录像,出必查必问提纲;涉案人员和涉嫌充当“保护伞”人员要在一定时限内说清问题。建立“保护伞”问题线索台账,落实“一条主线、三条支线”和“一案三查”。在一系列有效制度和措施的有力保障下,我市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引向深入,成功打掉了一批黑恶势力团伙。
据统计,2018年全市共排查案件线索2218条,已办结1593条,办结率71.8%;铲除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3个,铲除恶势力犯罪集团(团伙)38个,一审判决涉黑涉恶案件25起,判决涉黑涉恶案件犯罪嫌疑人189人,判决九类涉恶犯罪嫌疑人634人,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3.14亿元,对首批11名举报黑恶势力犯罪群众发放奖金7.1万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涉黑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94起,党纪政务处分29人,组织处理16人,移送司法机关14人。
法治建设深入民心
建设更高层次的法治新乡,需要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让干部群众受到潜移默化的法治熏陶,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助力新乡经济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根据这一思路,去年10月“弘扬宪法精神共建法治新乡”行动正式启动,一个清晰的法治新乡建设蓝图跃然纸上:到2020年,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在全省率先步入法治化轨道,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共权力运行规范、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公正司法不断深化、监督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建成公民权利保障有效、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经济社会规范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法治社会。
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工作实践中,我市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用法长效机制,邀请著名专家教授集中为千余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上法治课;将领导干部述法考核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组织全市956名县级领导干部进行述法考核,规范组织全市6万余名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参加无纸化法律知识考试。其中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述法考核、“千校一课”法治思维培育工程、法治新乡手机报等经验还入选了司法部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青少年是接受法治教育的重要群体,为了使其从小树立尊崇法治的理念,我市开展“千校一课青少年法治思维培育工程”,通过命名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宪法晨读、“开学第一课”、模拟法庭、法治书画比赛等方式,在校园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此外,全市1726所中小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使青少年学生法治思维培育常态化。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当前我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和进步,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但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我市平安建设工作仍面临着诸多考验。对此,我市将继续弘扬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争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河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